哈萨克族人生仪礼的变迁研究——以东阿尔泰山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以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而系统的探讨了哈萨克族人生礼仪的变化和发展。哈萨克人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在游牧的民族之一。游牧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新疆地区范围内牧民定居化工作的展开,哈萨克人的传统生活和文化发生了变化,而变化背后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笔者以哈萨克人的人生仪礼为调查内容,在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城,及其所属的库尔德乡和苏布特村(冬草场),还有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夏草场),和清河县城及其夏草场三道海子,做了田野调查。本文的第一章主要就哈萨克族人生礼仪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回顾,交待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田野调查点的选择和区域环境作了描述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从哈萨克族的诞生礼开始到哈萨克人的40天礼、骑马礼、割礼、婚礼、最后再到葬礼,力求完整的呈现哈萨克族人生礼仪的方方面面以及变迁过程。第四章结语,首先对哈萨克人仪式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是分析哈萨克人生仪礼的社会功能,最后是对哈萨克传统文化变迁的反思。  哈萨克族的人生仪礼文化是整个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不能代表哈萨克族的整个文化,但是它极富有独特性,也只有哈萨克族才具有。如今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在现代化、都市化、全球化面前,逐渐在遭到冲击和破坏,因此笔者希望民族独特性文化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维持,使人们生活环境的文化更加多样性。
其他文献
美丽富饶的的宜兴,位于长江三角地区,拥有5000年历史。秦汉时期宜兴就已经是捏胚制陶、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的重要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早年荆棘丛生、荆水苍茫的
采用方波脉冲作为激励信号,对谐振式传感器的谐振器进行激励。通过对含有谐振频率和阻尼信息的自由衰减振动信号的采集及处理,同时得到了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及谐振阻尼参数。以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鉴于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深远影响,目前各种国际行为体都已参与到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中。但是,由于各国在相关议题
出版者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报纸期刊仍然是作品传输的主流媒介,并且在我国出版被当作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地长期被国家经营,因
江西省是全国范围内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以鄱阳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对周边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为江西省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提供了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不公平的问题日益突出,也引发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一系列调整,表明政府对于公平的问题已经高度重视。而要解决社
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的举行是人们的宗教观念及社会意义认知的反映,道场的展演更直观地表现人们心灵观念与行事态度。本文通过对龙脊地区壮族丧葬道场仪式的
本文以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创办、发展和延续的历史进程、博物馆办馆理念的变化以及馆藏物品的来源。本文不仅希望描述该博物馆的演变史,同时也关注在不同时
一般讨论西方宪政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有限政府”理论,都是从政府的外部限制出发,从权力有限、职能有限和规模有限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目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保护也同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这对维护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