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铨创作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战国策派”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学术团体,以其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德国思想背景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大后方名噪一时。陈铨作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着多重的文化身份,在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他不仅长期被文学史误读,而且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在系统梳理陈铨生平创作的基础上,全面观照陈铨的文学创作,并对他的哲学思想、文学观念以及德国思想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从而给予陈铨一个恰当的文学史位置,为现代文学史描绘出陈铨的完整清晰的文学形象,还原这位饱受争议和冷遇的文学家的本来面目。本文分为三章:一、盘点陈铨。从七八十年来的陈铨研究状况入手,分析陈铨研究的成就与缺陷,认为缺乏对陈铨创作的全面掌握是制约研究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这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型作家,陈铨从叔本华到尼采的哲学思想转变和独特的文学理念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二、陈铨前期创作。陈铨一生笔耕不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长短篇小说、新诗、散文、短评、独幕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前期创作以新诗和长篇小说为主,后者更是为他赢得了新文学文坛上最初的声誉。陈铨的文学创作风格鲜明,写实性强,从他的5部长篇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从个人主义到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精神历程。三、陈铨后期创作。民族文学时期是陈铨文学创作的集中爆发,在抗战背景下,他表现出了坚决的民族主义立场,宣扬尼采的非理性哲学以重建民族精神,倡导民族文学运动以培养民族意识,创作了一系列宣传抗日救国的小说、诗歌、戏剧。特别是他的抗日锄奸剧《野玫瑰》等,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带来了猛烈的批判和攻击。在强调文学功利性的同时,陈铨也重视文学的审美艺术性。戏剧作品中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就来自德国文学的影响,他的民族文学运动的倡导也受到德国狂飙运动的很大启发。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膜袋混凝土水下桥台锥坡施工的施工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水下桥台锥坡施工的难题,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正>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曝光晋中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设施农业为名建设销售"大棚房"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当日即作出
以沂水县尹家峪温凉河治理项目橡胶坝工程为例,结合橡胶坝基础基本情况,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基础底板参数和防排水系统设计,并对坝体抗滑稳定、基底压力、渗径等进行校核验算。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和多支病变组34例,非冠心病患者30例,所有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