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络频谱感知与接入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无线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主要体现在对大流量多媒体业务以及快速的传输速率两方面,而充足的无线频谱资源是实现该需求目标的前提保证。导致当前无线频谱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有限频谱资源的固定分配机制,即:一个无线网络以独占方式使用分配给的无线频谱资源,其他无线网络无权使用该网络的频谱资源,其结果常常导致空闲授权频谱资源的大量浪费。  为了解决日益短缺的无线频谱资源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被有效地提出,并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认知无线电技术是通过对当前周围环境内的无线频谱资源进行快速有效地感知,确定在当前所处位置可使用的空闲频谱资源,并根据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调整发送接收参数(如:调整发射功率),在不影响授权频谱用户通信链路的前提下,动态地接入授权频谱内当前可用的空闲频段,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以这种方式使用无线频谱资源的网络称为认知网络。当前,认知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闲频谱感知、频谱接入决策、认知频谱占用状态的分析,动态频谱共享以及频谱管理等方面。由于无线认知网络用户业务日益突出体现在:业务的多样性以及业务传输空间环境的复杂性两方面,因此空闲频谱感知、空闲频谱使用(频谱接入决策)两方面的研究变得更为关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其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以上两方面问题,通过对当前已有的认知网络频谱感知和频谱接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法采用了三个具体步骤:(1)基于问题分析的数学建模推导;(2)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设计;(3)算法实现的程序编写及程序仿真验证分析。  首先,根据认知无线网络的频谱感知的可靠性,推导出基于“与”准则、基于“或”准则、基于“信噪比”准则的三个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三个新的感知算法:基于多用户“与”准则的协作式感知、基于多用户“或”准则的协作式感知、基于多用户信噪比准则的协作式感知。此外,本文通过基于空闲信道持续时间以及业务流量状态联合最优化,推导出多认知用户的业务流量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流量与信道空闲状态的联合优化的集中式频谱调度算法。  本文提出的三个频谱感知算法在:检测概率和漏检概率两方面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1)基于多用户“或”融合协作式探测算法适合于:对吞吐量需求高的认知网络用户;(2)基于多用户“与”融合协作式探测算法适合于:对授权频谱网络产生干扰小的认知用户;(3)基于多用户信噪比融合协作探测算法能够实现:使用较少的频谱感知节点达到较高的检测可靠性。此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业务流量与频谱空闲状态的联合优化信道调度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认知用户对空闲信道的频谱利用率。需要指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性能具有影响的问题还包括:认知用户的传输协议、以及传输协议对授权频谱网络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值得后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社交网络由海量的用户及用户间复杂的关系组成。不同于传统网络,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依赖于用户间的关系。如何使信息在网络中能被尽可能多的用户所接收,即社交网络影响
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一对矛盾始终存在现代通信系统里,特别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数字通信系统中。随着数字通信的飞速发展,各种高速率、突发性强的新业务不断出现,用户对于通信系统的质
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是信号分析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均有重要应用。航空通信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对航空通信中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普及,用户的应用业务也由单一的话音业务扩展到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同时,人们对于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
认知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无线电通信网络。传感网络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结合解决了无线传感网络高速通信需求与无线频谱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为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一个
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获得近红外光谱数据,并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近红外光谱的分类研究,最终实现苹果不同品种的分类以及猪肉储藏时间的判定。由于近红外光谱本身的复杂性,例
网络是对现实系统中的主体及其关系的一种抽象表达,例如计算机形成的互联网络、人与人形成的社会网络等。由于网络在结构上继承了现实系统的复杂性属性,对网络进行研究,有助于人
无线传感网络被广泛应用在军事、工业、医疗、运输等领域,其作为时代的产物在未来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网络通常由大量低功耗、低成本的传感节点构成。源节点负责收集
随着精准农业理念的深入,如何对农作物合理的施肥一直是众多农业专家研究的焦点。氮素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人们施加氮肥满足农作物
人脸识别作为图像分析和理解方面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在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灰度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