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美洲黑杨×甜杨(P. deltoides Marsh×P. suaveolens Fisch.)、DN113杨(P.×euramericana’DN113’)、A5杨(P. pseudo-simonii Kitag.×P. nigra L×P. nigra L’A5’)、青山杨(P. pseudo-cathayana xP. deltoides Barry’Shan Hai Guan’)、欧洲黑杨(P.nigra L.)、美洲黑杨×小叶杨(P. deltoides Marsh×P. simonii Carr.)、中绥12杨(P. deltoids MarshxP nigra L. var. thevestina Bean.)、小青×黑杨(P. pseudo-simonii Kitag.×P. nigraL)、山新杨(P.davidiana Dode×P. bolleana Lauche)、中黑防(P. deltoides Marsh×P. cathayana Rehd.)、小黑杨(P. simonii Carr.×P. nigra L.)、斯大林杨(P. stalinetz Jabl.)、小叶杨(P. simonii Carr.)、银中杨(P. alba L.×P. berolinensis Dipp.)和A118杨(P. simonii Carr.×P. nigra L.×P popularis)等15种杨树枝条木质部与韧皮部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香豆酸、苯甲酸、阿魏酸、水杨酸和肉桂酸等11种酚酸进行提取、分离,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分析了不同杨树木质部与韧皮部中这11种酚酸含量与各品系上青杨天牛平均虫口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对取食上述15种杨树的青杨天牛体内的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活性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抗性水平的杨树对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根据测定结果向人工饲料中添加11种不同酚酸,并对饲喂后的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的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酶活性进行测定,找到对青杨天牛体内酶活性有显著作用的成分,为利用天然次生代谢产物防治青杨天牛奠定理论基础。15种杨树枝条木质部与韧皮部中的酚酸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而变化,每个杨树品种生长期与休眠期的酚酸含量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时期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杨树品系木质部与韧皮部中同种酚酸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这11种酚酸之间存在不同显著水平的相关关系。在青杨天牛成虫产卵期,韧皮部酚酸含量与虫口密度相关显著,表明青杨天牛在选择寄主产卵时,杨树枝条韧皮部的酚酸含量是影响其选择的关键因子之一。不同寄主杨树对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的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具有明显影响。幼虫中两种酶的活力与其取食的15种杨树的抗虫性水平呈负相关。在选取的15个杨树样品中,取食小叶杨、中黑防、小黑杨、DN113杨和欧洲黑杨的青杨天牛幼虫体内两种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取食其它寄主的幼虫,表明这几种杨树是青杨天牛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的最适寄主,易受青杨天牛的危害;取食斯大林杨、山新杨、A5杨、青山杨和银中杨的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其他寄主的幼虫,表明这几种杨树对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的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青杨天牛具有一定的抗性。实验结果与野外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青杨天牛取食不同树种后纤维素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变化可以作为树种抗性的一个指标。人工饲养青杨天牛幼虫体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对C1、Cx和CUSβ这三种纤维素酶系酶活性的测定中,没食子酸、香草酸、咖啡酸、苯甲酸、阿魏酸、水杨酸和肉桂酸均对试虫体内的Cx和CUSβ的活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没食子酸、香草酸、咖啡酸和苯甲酸对试虫体内的C1有较小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的Cx和CUSβ对酚酸较为敏感,酚酸类物质能够通过减弱青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的活性,从而抑制其消化纤维素的功能,降低青杨天牛幼虫的成活率;除原儿茶酸和丁香酸,其它9种酚酸都对CarE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青杨天牛幼虫体内的CarE对酚酸极为敏感。酚酸类物质显著地减弱了CarE的解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