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数辨识的协作机器人力矩补偿与检测控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背景下,各生产领域对智能制造提出更高要求,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传统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位置控制模式,控制精度对外部传感器依赖程度大,难以实现力矩直接补偿控制。因此本文针对一类协作机器人,无需外部传感器,研究其力矩控制算法,通过控制算法实现协作功能,基于完整动力学模型以及非线性摩擦模型补偿,来实现碰撞检测和零力示教控制。具体地,首先针对该协作机器人以改进DH法设置坐标系,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而后构建动力学辨识模型并线性化,确定最小参数集,提出多自由度的分步辨识,通过对辨识过程的激励轨迹再次进行拆分,提高轨迹参数的收敛速度。以力矩采样噪声为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最小参数集的值。摩擦模型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附加关于角度的二阶傅里叶级数,构建考虑非线性摩擦的完整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轨迹验证其整体误差,以及摩擦补偿的精度。负载辨识分别采用创新性的单关节辨识法和激励轨迹辨识法,并对辨识结果同三维模型的测量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关节辨识虽然精度略有不足,但采集数据少,辨识速度快,有较高应用价值。结合阻抗控制特点,采用参数辨识结果,在关节坐标系建立力矩补偿算法,开展零力控制研究。基于EtherCAT以太网技术,在TwinCAT开发环境中完成算法的构建,并在LABVIEW环境完善开发前端界面。最后,通过测力计进行拖动力测量,估算拖动力矩后同相关算法对比;通过位置采集来验证复现精度。以动量偏差观测器为基础,通过一阶观测器结合摩擦补偿构建碰撞力矩观测器,跟踪力矩,实现碰撞检测。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过滤高频噪声,而后通过仿真进行模型验证和参数优化,并通过实验测量碰撞力大小。经检测,产生的最大碰撞力小于人体承受能力,从而保证了协作机器人工作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生命价值”、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路径。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经济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城市经济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教育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市新都区城区与乡镇19所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对比为研究对象,分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及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大幅增加,而高压输电线路的广泛使用正好解决了这一实际需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高压输电线路
我国正处在高速经济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和现代工业化的融合进程不断发展和加快,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量就业人口的涌入现代城市,以及污水和工业生产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直接引起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和工业处理厂污水量的与日俱增,为了消纳大量的污水,我国各地均逐步扩大了污水和工业处理厂的规模,进而直接导致了污泥的利用率和产量逐年攀升。卫生填埋污泥作为我国生活、工业污泥处置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有着严重影响当地
全球范围内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的镀锌和镀锌合金薄钢板的生产稳步增长,但是市场模式随着区域工业结构和相关市场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总体而言,对镀锌和锌合金薄钢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