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社会功能和阶层逻辑——鲍德里亚符号交换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理论家,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符号交换思想或者说象征交换思想是其社会学观点的核心内容。鲍德里亚认为,日常生活所及的物、消费的物、操持的物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消费的并不是物的使用价值和功能,而是物的符号——社会价值。物的符号凸显了社会地位,区分了社会等级。这是阶层的逻辑,同时也是社会消费的逻辑。处于下层社会的人们倾向于操持和消费表征上层社会地位的物或符号。物的系统构建了符号的体系,符号的体系操控着人们的消费。正是这种社会的逻辑、文化的逻辑、歧视和赞扬的逻辑、物的区分逻辑、符号的区分和交换逻辑在更为根本的层面上支配者人们的现实消费。  本文基于鲍德里亚的具体文本,重点是收录于鲍德里亚的早期著作《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的《符号的功能与阶级的逻辑》一文,分析了鲍德里亚的符号交换思想。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述了鲍德里亚的生平。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鲍德里亚一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著作颇丰。尤其在其晚年,其著作开始在欧美流行,其理论受到学界包括大众的追捧,其本人也一度成为文化名人。其次简述了鲍德里亚思想在国内的传播。鲍德里亚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通过文学和文化界的交流传播间接进入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被正式引介到国内,其文章著作也开始被翻译为中文。2000年以前,国内关于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多是零散的存在于文学和文化领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识,直到2000年以后,鲍德里亚早期的部分作品中译本陆续出版,鲍德里亚思想才开始在哲学界受到持续的关注和研究,并被纳入到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围之中。  在第二部分笔者基于鲍德里亚符号交换思想及其社会学分析的逻辑,选取了三个主要概念,来试图理清鲍德里亚的思考脉络。第一个概念是“物”的概念。在鲍德里亚这里,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实实在在的消费物;其二物是一种符号,或者说物具有某种社会话语。鲍德里亚所使用的“符号”概念具有两种功能。其一是表征社会威望和特权的功能。其二是社会区分的功能。第二个是“操持”概念。在鲍德里亚这里,对物的操持就是社会中的人对物的现实的选择、购买(拥有)、期望等。具体到鲍德里亚所关注的当下消费社会,对物的操持就是社会中人的现实消费以及消费期望。同时,对物的操持也可能是对符号的操持,也就是说社会中人的现实消费和期望所关注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或者说符号化的东西。第三个是“区分”概念。在鲍德里亚这里,阶层是社会区分的结果。区分首先是物的区分,其次还是社会性的区分。物的社会区分凸显了社会地位和声誉,使阶层划分成为了可能。由此物的社会区分功能在其本质上便是阶层的逻辑。  第三部分对应鲍德里亚《符号的功能和阶级的逻辑》一文的第一章节。《符号的功能与阶级的逻辑》一文收录于鲍德里亚的早期著作《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是该书正文的开端,处于第一章节的位置。《符号的功能和阶级的逻辑》一文的第一章节的标题为“符号——物的社会功能“”,在这一章节鲍德里亚从两种对物的消费观念的区分开始,突出分析了基于物的社会功能和其符号——社会价值之上的消费观念。一种消费观念是经验性认知所信奉的基于人的需求和物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求之上的消费观念,另一种消费观念是建立在一种社会回馈机制及物所意指的符号社会价值之上的消费观念。经验性认知层面的消费观念是一种显明的话语,其将人的需求与物的功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里物的使用价值处于优先性的地位。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基于物的符号——社会价值的消费观念是一种隐含的社会话语。我们消费并不是在消费物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我们消费也不是我们实际的现实的自然需求在消费,而是一种具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逻辑在强迫我们消费。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两种消费观念上的区分,鲍德里亚回溯了原始社会消费的最初状态,介绍了“库拉”和“夸富宴”现象,生活在特罗布里岛上的人们至今仍还保留着的这种古老的原始传统。为了进一步凸显这种基于物的符号——社会价值的消费观念,鲍德里亚采用了凡勃仑关于“炫耀性消费”的论述。最后鲍德里亚提出了“功能性拟像”的概念。  第四部分对应鲍德里亚《符号的功能和阶级的逻辑》一文的第二章节。在标题为“社会学的视野”的第二章节鲍德里亚从社会学研究的视野,重新审视了物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他首先关注了查宾的研究成果,从起居室里的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等级开始,他跟随查宾对物的体系及其所表现的社会等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梳理了物的清单和排列。物的清单和排列虽然可以对社会阶层进行简单划分,但这样过于简单,僵死和武断,没有考略到物作为一个整体的要素。他研究了物作为体系性构成的环境因素。物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到物的整体环境要素在社会阶层划分上的作用是更为有效的。但这样的分析也是不够充分的。一种社会的阶层划分必然最终存在于一个更为细致的对于现实中物的操持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实践的符号学分析中。这种分析并不是基于物的清单和排列,也不是单单基于物的整体环境因素,而是基于对物的实际操持,对物的组织以及应用方式。在鲍德里亚看来,我们通过对物的分析所看到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结构,人的社会操持才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第五部分对应鲍德里亚《符号的功能和阶级的逻辑》一文的第三章节。在标题为“物的差异性操持”的第三章节鲍德里亚将他分析的目光聚焦在了中产阶层身上,重点考察了中产阶层对物的差异性操持。中产阶层对物的期望和操持,一直存在着其流动的和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现实的社会惰性之间的矛盾与妥协。个人的操持屈从和臣服于社会裁决,认可和接受着社会的逻辑,即使在私有所有权下依然如此。中产阶层热衷于积累财物和表征着特权阶层的象征符号,在以隐蔽的方式庆祝着一种胜利,即他们由此所获得的他们本无法企及的社会认可。在中产阶层的消费中,消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攀比、一种挑战,或者说社会成员中的一种相互征服和屈服关系。在传统的社会中,物具有持久地表征社会地位的功能。在今天的社会中,物主要是具有表征社会变迁的功能。这种表征社会变迁的物当下就集中体现在“时尚”中。  第六部分对应鲍德里亚《符号的功能和阶级的逻辑》一文的第四章节。在标题为“隔离的逻辑”的第四章节鲍德里亚超越了他前面所做的分析,并且指出一种深入的社会学分析应当指向一种更具差异性的等级分化,在社会金字塔中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层。在对社会机制的逻辑分析中,鲍德里亚将分析建立在中产阶层的文化策略之上,将其与特权阶层对立起来,这是一种不恰当的简化,是一种形式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分析。现实的基于物的功能的社会学分析,并不只是一种社会形式上的关于阶层及其关系的意识形态的或者政治的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普遍的事实上的社会分层和隔离的分析。物的区分功能将在一种歧视功能中,一种“排他性/区分”中获得指认。通过消费的视野我们看到,整个文化的社会逻辑存在着一种极端的对立,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标记的物和作为一种客观功能的物的对立。我们关于物的操持也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基于物的功能的现实的操持和基于物的社会价值的仪式化的操持。物的仪式化操持是我们社会逻辑的核心,其并未区分出对立的社会逻辑,而是以一种歧视性的功能,造就了一种普遍的排他性/区分。在消费的普遍性幻象中,优越的“A群体”一直存在着,以其在物质上的优越性、在社会地位的特权性,道德上的崇高性成为一种典范,并和其群体区分开来了。这是一种歧视、一种排他性的区分,典范阶层将其他阶层排除在外。其他阶层屈从于典范阶层,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亦或是道德上。这是一种奴隶的道德,在消费的普遍性中,社会中的人已经都普遍性的屈从于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这样的象征性符号可能来自于典范阶层,也可能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幻象而已。  第七部分是结语,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标题为“鲍德里亚的理论成就”,简要评述了鲍德里亚一生的学术研究事业和成果,重点介绍了本文研究所关注的鲍德里亚早期的思想理论成就。第二小节标题为“符号政治经济学”,概述了鲍德里亚关于当代消费社会物的社会功能的符号交换思想,基于此鲍德里亚构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它以鲍德里亚的社会学研究为视角,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小节标题为“符号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有效补充”。在这一章笔者将鲍德里亚的符号交换思想和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划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之中,评述了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渊源。
其他文献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甘肃省蚕豆生产状况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从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以及蚕豆本身的潜力方面对蚕豆产业化前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甘肃蚕豆产业
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结合的产物。它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女性是相互联系的,它的宗旨在于揭示在人类思想领域和社会结构中,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问的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
藏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民族,他们往往依止于某一个寺院或宗教中心,在宗教甚至政治上成为它的属民,甚至定居下来成为寺院永久的施主,由此形成了许多的社区,并且由于存在政治、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