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武安落子到上党落子流变的历史事实出发,对现今分属不同省份的两剧种之唱腔进行考察分析,并在流变考察中进一步梳理了二者各自唱腔的音乐形态结构,归纳出二者在唱腔上的共性联系与个性特征。长久以来,对于武安落子、上党落子的研究仍停留在各自剧种的讨论范畴之内,缺乏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将二者视作为同一腔系的地域性变化。文章力图达到以下研究目的:其一,在音乐中证实两剧同出一源而又独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其二,明确指出二者在唱腔上的共性及个性;其三,再次深化其各自唱腔规律的认识;其四,本文唱腔音乐的分析部分旨在分析其传统音乐形态,唱词音声解析部分更侧重挖掘音乐的地域性的特征,及其戏曲艺术“雅、俗”分野的手段。具体而言,文章首先着眼于二者唱腔音乐的研究。作者认为,两剧唱腔音乐具有如下四方面共性特征:一、两剧种中“流水声腔”作为二者的基础声腔,并突出“流水板”的核心板式地位:二、二者唱段的曲式结构具有呼应性特征,体现于“流水板”句内结构安排、流水声腔常见的戏剧化布局两方面;三、二者唱腔结构的动力根植于“形态要素结构化”,体现在调式布局与调性张力、节拍节奏形态与节奏型布局、字位与行腔关系、旋律形态与分腔特征等四方面。四、两剧的腔句结构具有开放性的共性特征。上述四方面共性特征,论题将通过两章来进行讨论,即第一章与第二章。文章在第三章对二者唱腔音乐的个性差异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二者之差异主要来自于上党落子在上党地区自我发展,因此,本题认为两剧唱腔音乐结构的层次存在差异,并且对上党落子流水声腔的新板式予以分析说明。第四章集中在唱词音声方面。作者首先阐述了武安地区、上党地区的方言语音共性特征,包括方言背景、声韵母特色以及变字变韵规则,尤其强调了两地声调相似性带给它们交流的便利性。然后,文章分析了武安落子与上党落子唱词音声的特征。为了使得研究更有普遍性,文章选取的唱段皆为拥有“雅”与“俗”艺术对立的唱腔,以此尊重两地戏曲唱词音声的客观事实,并在“新老派”方言背景与情绪戏剧化表达中,以对应其唱词音声方面。作者认为,戏剧上的“雅、俗”分野,在音乐上实则体现于唱词音声的处理上。为了认识两剧唱词音声的形成原因,文章对武安人、潞城(上党地区)人的方言语音,与两剧唱词音声进行比较,认为:武安落子在入声字、鼻化音、儿化音、平翘舌音等方面的使用情况,与当地方言语音大致相同,而声调方面则存在细微差别;上党落子则在入声字、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使用情况上,与当地方言语音大体相同,而其差异则体现在儿化音的使用。最后,文章对武安落子到上党落子的唱词音声的联系变化予以阐释,认为二者的共性体现在:突出入声字与音乐的顺背关系、重视方言声调给予音乐的生活化与艺术化;而二者的差异则体现在鼻化音的使用,以及平翘舌音作为艺术色彩对立现象的差异。结语部分讨论了两剧种流传变化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并结合田野考察中的感受,简单地谈及一线戏曲工作者对当前戏曲现状、剧团生存环境的看法,并介绍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剧团的积极影响。结合这些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地方戏如若实现所谓的“转变”,实则是戏曲审美追求从直白到深沉、从外表到内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