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或简称GISTs)是一种普遍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可能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一处并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还未进一步明确c-KIT诊断之前,容易被归类为软组织肉瘤的一种,所以胃肠道间质瘤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随着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的进展,发现大多数的胃肠道间质瘤都是由一种祢为KIT的蛋白质变异所造成,它的分化来源是一种肠道起搏细胞,即Cajal卡哈尔间质细胞。KIT是c-kit前致癌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它遍布在正常细胞表面,其细胞内有一种称为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的酵素。在具KIT蛋白质表现正常作用的胃肠道细胞中,通常酪氨酸激酶并不会持续地作用;但如果c-kit基因发生突变,就会产生不正常的酪氨酸激酶,会刺激细胞不断生长,而造成胃肠道间质瘤。近年研究友现Cajal间质细胞及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表达CD117抗原即c-kit原癌基因产物和CD34抗原(一种祖细胞抗原)。诊断GIST病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95%的CD117(c-KIT)分类阳性也是GIST的确定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在胃肠道的罕见肿瘤,可发生于整个消化道,而胃间质瘤就占一半以上(占60%~70%)。由于缺乏明确的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指征,胃间质瘤的转移潜能很难预测。目前全球医界共识,没有所谓良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所有的胃肠道间质瘤都应视为有恶性潜能的肿瘤,再加上胃肠道间质瘤无标准分期法,完全以肿瘤大小和有丝分裂数来评估危险度与复发的标准,胃间质瘤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转移性病灶则辅以分子标靶药物治疗。因为大范围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没有必要,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胃间质瘤较适合的方法。近年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报道日益增多。而有关于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对比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通过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以评价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回溯性分析33例原发性胃间质瘤接受手术切除的病人行传统胃间质瘤切除手术18例(传统手术组)与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手术15例其中包括2例腹腔镜手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组)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死亡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中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3.24cm vs.4.68 cm,119.0min vs.154.4min,2.87days vs.4.78days,6.07 days vs.13.11day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0%vs.0%,20.0%vs.16.7%,0%vs.11.1%,0%vs.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切除胃间质瘤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而且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率、死亡率不增加,所以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时显示其安全、可行、有效性及可靠性,是一种有前途及未来可代替大部份胃间质瘤的治疗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