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携砂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反离子作用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iscoelastic Surfactant,简称VES)内部可形成长达微米级的蠕虫状胶束。当蠕虫状胶束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时,这些胶束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结构,宏观上表现出类似高分子聚合物的粘弹性。其相比聚合物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粘弹性在经历高剪切后可自行恢复,称为活聚合物。采用纳米颗粒对蠕虫状胶束体系进行改性后,可以提高蠕虫状胶束溶液的稳定性。用于油田压裂液时,可以降低施工摩阻、增强携砂能力。本文以纳米(ZnO)改性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反离子水杨酸钠(NaSal)形成的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支撑剂颗粒在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中的沉降和运移规律。对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优选ZnO质量分数为0.1%,OTAC质量分数为2.8%,NaSal质量分数为0.56%。实验表明,该体系的零剪切粘度比未进行纳米改性的蠕虫状胶束流体零剪切粘度高两倍。角频率在0.01~100Hz变化范围内,优选体系的弹性模量与粘性模量的差值最大。用考虑流体粘弹性的Giesekus本构方程和考虑流体零剪切粘度的Cross本构方程分别对优化后的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的流变数据进行了拟合。基于Giesekus本构方程的粘弹性流体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方法,研究了单颗粒在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中的沉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沉降时,尾部会产生负尾迹。颗粒表面剪切速率大于临界剪切速率时,负尾迹的出现使颗粒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流体中沉降所受曳力减小,沉降速度增加。颗拉表面剪切速率小于临界剪切速率时,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流体负尾迹区的拉伸效应与颗粒表面的弹性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颗粒终端速度随着松弛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两颗粒在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中沉降时,当两颗粒水平沉降,负尾迹区随着颗粒距离的增加而延长,颗粒表面的弹性应力增大,导致颗粒沉降速度降低。颗粒在蠕虫状胶束流体中竖直沉降时,颗粒间距离比颗粒直径小于1.5时,下方颗粒抑制上方颗粒的沉降,导致上方颗粒弹性应力减小,当颗粒间距离比颗粒直径大于1.5时,下方颗粒有会促进上方颗粒的沉降,最终颗粒在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中呈现结队排列。基干Cross本构方程和欧拉-granular多相流模型,对优化的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流体在裂缝内的携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自主设计的裂缝装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纳米改性蠕虫状胶束体系的携砂能力明显优于清水携砂,采用低砂比、低密度、小粒径的支撑剂有利于裂缝内携砂平衡高度的降低,有利于延长入口与支撑剂平衡高度之间的铺置距离,减小砂堵风险,改善压裂液的携砂能力。
其他文献
埋地油罐是加油站油品存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约有11.9万个加油站,近47.6万个埋地油罐。由于受机械应力和腐蚀的长期影响,其中多数油罐存在随时发生泄漏的危险。油罐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环境和人口构成威胁。虽然国内外研究开发了相关渗漏监测技术产品,但对于微小渗漏的检测仍有一定困难,渗漏定位更是难以实现。本文秉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的原则,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阵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作业中,具有远探测功能的地质导向技术是实现目的层中有效钻井的关键技术。半线圈测井是一种可实现随钻地质导向的新方法。本论文设计了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它可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源距和线圈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为实验室中进行半线圈的各项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部分完成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原理分析与实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大斜度井、水平井等复杂井况日益增多,井下油层出砂也愈发常见。作为水平井防砂的主要方式之一,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逐渐成为水平井防砂技术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基于电缆测井的套管损伤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水平井下防砂筛管的破损检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重点研究了基于存储式瞬变电磁法的水平井防砂筛管破损检测技术。首先基于传统的油、套管损伤检测原理及方法,介绍了瞬变电磁
多相流是石油工业中常见的混合流体形态,其含水率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检测参数。由于我国石油开采多采取注水开发的方式,且大多数油田已处于高含水状态。如何实时准确测量原油含水率为正确评估油井产能,及时调整开采方案,优化油气田生产结构提供重要的依据。面对国内石油生产的现状,设计出一套可实时准确监测原油含水率且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含水率测量系统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油气水三相混合流体及电磁波传输特性的研究,
酸化、压裂等措施是低孔低渗非均质储层实现油气增产的重要手段。但此类措施容易导致储层产生裂缝、侵入和异常应力等问题,会直接改变储层岩性及地层原生应力状态,影响储层评价。本文研究了多极子声波测井仪器(MPAL)在井旁出现不同异常情况下的响应规律。为多极子声波测井在复杂地层中的测井解释提供理论基础。以下是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第一部分研究了侵入及低声速环带对单极子声波测井的影响。在快慢地层下,研究侵入和低
潜油电泵是油井下十分重要的采油设备,与之配套的监测系统是掌握井下开采动态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实现石油开采的智能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潜油电泵工况监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该系统包含地面端设备和井下端设备两部分。井下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和信号变送电路,可以将潜油电泵的入口温度、入口压力、出口压力、电机绕组温度、振动以及井筒中井液的含水率这些物理量转化为电流信号并分时传输到地
由于传统液体流量计在低渗透油田小流量检测中存在灵敏度低、重复性差、分辨率低等缺点,因此小流量的精准检测已成为国内低渗透油田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油田小流量无法精准检测问题开展了对热传导原理和热式流量计测量原理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恒温差法的井下低产液量检测系统;设计了以增量型PID控制算法实现对加热功率的闭环控制,以保持恒定的温差值;采用数据运算速度快、功耗较低的TMS320F2808作为主
气液两相流是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流动形式之一,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和气液界面的可变性,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一直是一个难点。对气液两相流流量的准确测量是评价油气井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基于时差法设计的超声波流量计因具有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是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流体中顺流和逆流传播的时间差来测量流量的,目前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因传播时间差的计
油田注水是通过注水向地层补充能量可以保持油层压力、降低原油产量递减率的一种手段,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重要手段之一,直接决定着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按照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对油田注水井动态分析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油田注水井动态分析系统。在对长庆油田某采油厂所管辖的油田区块注水井生产数据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将系统分为用户管理、水量变化、分层吸水、储层情况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东部与靖边气田衔接,西与苏里格气田南区相邻。据钻探表明,研究区内山西组的油气显示较为活跃,是该区域上古生界主要气层之一。其无论是作为下古的接替层位,还是作为主要气层来开发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次研究以山西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取心、地化录井、测井解释、镜下薄片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组勘探潜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通过对沉积相的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为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