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迄今为止的贸易关系史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考察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朝、中、日三国贸易关系的来龙去脉及其基本特征。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在进行课题说明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研究内容和方法等问题。 正文第一章是东亚三国对外关系的形成与朝鲜的贸易政策部分,主要论述了东亚三国之间对外关系的形成与贸易,朝鲜前期贸易政策的本质与一般特征、朝鲜制定贸易法规的背景等。当时,中国周边国家臣服中国是弱国、小国与强国、大国之间维持平衡的基本手段,是弱小国家保持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而且对朝鲜和日本来说,是统治者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一种保障。 第二章是朝鲜对明、对日贸易的性质部分,主要论述了朝鲜对明贸易的事(?)朝贡性,朝鲜对日贸易的交邻性,特别是详细论述了倭寇的活动及其东亚三国贸易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是朝鲜对明、对日贸易的形态部分,主要论述了朝鲜对明,对日贸易的形态与方法,种类以及贸易场所、通商渠道等。当时,朝鲜与明王朝之间的贸易基本上属于朝贡形式的官方贸易,私人贸易的成交量非常有限。朝鲜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以“进上-回赐”、官方贸易、私人贸易三个形态为主,此外还有不法商人进行的走私贸易。 第四章是朝鲜对明、对日贸易商品结构部分,主要论述了朝鲜对明进出口商品结构,朝鲜对日进出口商品结构等。其中,金银、牛马等都是朝鲜不得不以朝贡形式出口中国的紧缺货,备齐这些进贡品始终是朝鲜政府的沉重的负担。另外,从贸易的数量和价值来看,中国使节从朝鲜带走的比朝鲜使节从中国领回来的多得多。对当时只好以朝贡的方式尽藩属之礼仪和义务的朝鲜来说,这种不平等、不等价的贸易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九章是东亚局势的变化与通商圈的扩大部分,主要论述了对明、对日贸易给朝鲜带来的影响,逐步盛行的中介贸易,十六—十七世纪东亚局势的变化与东亚通商圈的扩大等。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贸易体制下,苏木、胡椒等南亚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