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锌镉离子、腐殖酸与伊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各种条件下各体系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及解吸特征,金属离子迁移转化规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锌镉离子与腐殖酸的相互作用受到作用时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锌镉离子在腐殖酸上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随pH值上升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锌镉离子在腐殖酸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24.89和3.455 kJ·mol-1。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金属离子在腐殖酸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ΔG0<0,ΔH0>0,ΔS0>0,说明金属离子在腐殖酸上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熵驱动的过程。吸附有Zn2+、Cd2+的腐殖酸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OH>NaCl>水。2、锌镉离子与伊利石的相互作用受到作用时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锌镉离子在伊利石上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随pH值上升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Zn2+、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41.04和39.15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金属离子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ΔG0<0,H0<0,ΔS0>0,说明金属离子在伊利石上的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熵驱动的过程。吸附在伊利石上的Zn2+、Cd2+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Cl>NaOH>H2O。3、腐殖酸与伊利石的相互作用受到作用时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腐殖酸在伊利石上的TOC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随pH值上升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腐殖酸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腐殖酸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为15.74 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腐殖酸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的回归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线性较好。热力学研究表明,ΔG0<0,ΔH0<0,ΔS0>0,说明腐殖酸在伊利石上的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熵驱动的过程。吸附在伊利石上的腐殖酸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NaOH>NaCl>HCl>水。4、当金属离子共存时,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共同竞争吸附点位,从而对离子各自的吸附量产生影响。腐殖酸为吸附剂时,单组分吸附能力次序:Cd2+>Zn2+伊利石为吸附剂时,单组分吸附能力次序:Zn2+>Cd2+,在竞争吸附时吸附量次序和单组分具有相同的规律。这两种离子中,镉与腐殖酸的亲和力较大,而锌与伊利石的亲和力较大。5、腐殖酸的存在使Zn2+、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量增加,腐殖酸的浓度越高,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越多。MgSO4和NaCl两种盐的存在使腐殖酸在伊利石上的吸附量增加,MgSO4的影响较NaCl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