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结合东北的实际情况,以地级城市为参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计量分析,考察不同城市在金融不同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考察三省内部城市以及整个东北三省的城市金融竞争力状况,分析不同城市的金融竞争力等级,分析金融中心城市和次级金融中心城市,分析整个金融辐射体系的状况和金融资源流向,探讨不同城市的金融发展战略,以更好地促进城市金融的发展,支持东北振兴,促进东北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讲,也使城市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体系更为完善,研究领域更为深入和扩展,填补了东北地级城市金融竞争力的研究的空白。 本文将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金融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大类,解释性指标又细分为经济力、科技力、开放力、设施力四个方面。从五个方面解释城市金融竞争力。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分力进行计量分析,以金融竞争力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之后再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对东北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分析,笔者认为沈阳和大连是整个东北的金融中心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分别是三省的金融中心城市。鞍山是辽宁省金融竞争力比较强的次级金融中心,盘锦、抚顺、锦州、本溪、营口、辽阳、丹东也可以作为省区次级金融中心;吉林是吉林省次级金融中心;大庆是黑龙江省金融竞争力比较强的次级金融中心,齐齐哈尔、牡丹江也可以作为省区次级金融中心。其它城市分别位于各省的下一级别,各个省内的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相对完整的金融辐射体系。辽宁省的金融辐射体系最为发达,黑龙江省的金融辐射体系次之,吉林省的最差。整个东北三省的城市构成一个完整、发达的金融辐射体系和网络,金融资源的配置首先是从东北以外金融竞争力很强的城市上海、北京流向金融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城市沈阳和大连,然后再从沈阳和大连流向长春、哈尔滨,之后再通过以四大城市为中心的金融辐射体系一级级向下配置。在方位转移上的发展模式符合“梯度发展理论”,而在同一个方向上,符合“点一轴”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