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健脾升降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分析说明健脾升降方在临床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健脾升降方药物组成的分析,讨论健脾和升降原理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体现和价值;分别使用健脾通降方和西药药物治疗NERD和RE,分析健脾升降方在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应用疗效情况,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NERD和RE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通过观察病人对研究中所使用两种治疗方法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哪种治疗方法更有安全性优势。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来自本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住院和门诊病人,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人均结合中医诊断方案辨证诊断为GERD肝胃郁热证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征得其同意配合研究,共70例。经过随机分组,所有病人被分为治疗组(35人采用中医方药治疗)和对照组(35人采取西药治疗),疗程为8周。中医治疗组使用导师经验方健脾升降方,西医治疗方案为常规空腹口服埃索美拉唑(早餐前30分钟)20mg qd,伊托必利50mg(餐前30分钟)tid.(埃索美拉唑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片;伊托必利由丽珠集团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片),疗程为8周。疗程结束后,根据治疗的临床表现症状积分,胃镜下炎症表现改变和肝肾功能等复查情况来验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区别。结果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症状治疗有效(P<0.05)、总症状治疗有效(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两种治疗方法治疗NERD和RE两型GERD时,NERD和RE两型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管内健脾升降方治疗RE型并记录食镜下表现时,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内治疗前后镜下总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方法组间比较食管内镜下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由表8中可知,RE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的62.50%为高,可以认为治疗组食管内镜下疗效较对照组更好。健脾升降方治疗组与对照组(11.43%)不良反应病例百分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健脾升降方能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2)健脾升降方与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健脾升降方和研究中使用的西药一样能有效促进反流性食管炎的受损伤食管粘膜愈合;(4)应用健脾升降方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应用西药治疗的更低,安全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