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行为的社交网络群体事件动力学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交网络舆情分析中,对网络中的群体事件、热点话题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信息传播动力学作为在线社交网络分析和复杂网络研究的交叉领域,形成了巨大的传播网络,将用户关系和信息交互进行了融合。同时,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多维演化性,以及用户行为特征的多样性,给社交网络群体事件传播的分析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交网络群体事件动力学成因,探究信息传播机理,挖掘主要特征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的信息传播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对于单条消息的研究,在多维网络和博弈论的基础上分析信息的传播趋势,挖掘社交网络群体事件动力学。对于多条消息的研究,在多层网络和含时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多消息动态交互传播过程,探究多消息传播趋势。其主要内容如下:1.围绕单消息多维网络的动力学研究。针对传播路径的异质性和用户交互的复杂性,在多维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话题热度的用户行为演化策略,旨在探究静态驱动因素和动态驱动因素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群体状态转化的影响。首先,提取个人属性和用户交互属性,并将其映射到多维网络空间:行为影响力子网、属性影响力子网和拓扑影响力子网,以此降低子网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考虑到话题用户的心理特征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定义话题热度的概念,结合演化博弈论,提出一种用户行为的动态演化策略。最后,在传统的传染病模型基础上,结合多维网络和心理特征,得到一种改进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2.进一步将单消息多维网络扩展到多消息多层网络的动力学研究。针对多消息传播过程之间相互影响并展现出丰富的交织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网络空间多消息的传播模型,旨在探究社交话题下多消息并发传播的内在机制。首先,针对传播空间的多维性,通过挖掘社交结构重叠性和传播行为复杂性,将其映射到多层传播空间。通过分层处理,不仅多维度地构建多消息传播路径,而且可以进一步感知每条消息的传播态势。其次,针对信息传播中感染率依赖时间变化的问题,引入多消息之间相互作用的含时变量。通过这种方法,切实地反映多消息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传播过程。最后,在多层传染病模型基础上引入动态交互机制,利用离散时间的微观马尔科夫链方法构建多消息耦合动态过程的统一框架。最后,本文利用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是可行而有效的,可以有效地揭示不同驱动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感知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态势,并且可以更加真实地揭示社交话题下多消息传播互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耳蜗内是否存在增殖细胞,以及该增殖细胞能分化为何种细胞。方法分离新生 SD 大鼠耳蜗细胞并进行培养,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5-bromo-2-demoxyuridine,BrdU
居延汉简中的俸钱名籍王廷洽关于汉代官吏的俸禄制度,由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只是简单地记载了从大将军、三公到住史的级秩为中二千石到百石,间或又点滴地提及俸
针对人体运动的特点提出在人体运动检测中的标志点识别的算法.算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改进的模板匹配方法以改善匹配峰值的尖锐度;(2)采用目标图像与模板的互相关
对某火电厂7号炉对流过热器进行了结构仿真分析,得到了其热态位移和应力值,结果表明对流过热器出口段外侧管弯头为应力最大区,承重管夹的安装对整个结构膨胀影响较大.
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调查了花生田周边不同作物、土质、花生种植方式对花生蛴螬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围种植玉米、杨树和桃树的花生田,蛴螬发生量明显大于周边无此3种植物的
简述了各种适用于语音增强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传统谱减法和新型小波变换阈值语音增强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降噪效果.针对这两种方法出现的问题,采用了两种方
研究了基于Ajax的异步WebGIS实现技术,并在ArcIMS平台上实现了基于Ajax的异步WebGIS应用。研究表明:Ajax技术与WebGIS结合,能够实现浏览器与地图服务器之间的异步交互,与传统的We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制落后,资金不足,培养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推进
以东湖中学新校区体艺楼建设方案为例,重点探讨了建筑单体的平面、立面设计。将体艺楼设计成充满活力的“动感建筑”,在功能设计上十分注重建筑的实用性与协调性,以满足建筑
粉丝作为一种特殊的受众,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兼具生产者的角色。粉丝往往会根据共同的爱好在互联网上自愿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并利用这个共享的平台进行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