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6日,我国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目的在于借助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卖空便利性等克服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市场暴涨暴跌、定价效率低等问题。然而,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推出以后,对A股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设想的效果,是否像海外成熟市场一样具备价格发现功能,目前还存在争议。由于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推出时间不长,因此,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数据为对象,得出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本文将克服这一不足,采用2010年4月19日至2012年4月16日的真实的期货价格和现货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研究对象,对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进行HS300指数期货和现货对数价格序列的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方法。再进行协整检验,揭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判断它们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接着构建VECM模型,考察它们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以及价格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回调的机制。进一步,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随机扰动项产生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以后,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轨迹。最后,用方差分解法来考察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变化中每一个结构冲击所占的比例,从而判断它们的价格贡献度。
最后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个结论对我国投资者和监管者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投资者而言,不能把期货价格当做先行指标从而预测市场走向进行套利交易。对监管者而言,应尽快出台旨在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政策和法规,并密切关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及联系,制定跨市监管政策,加强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