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河南南阳石佛寺玉石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玉石品种,商家称之为菲律宾“独山玉”,该玉石在外观上独山玉十分相似,为了解该玉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并采用了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方法。菲律宾“独山玉”的颜色种类较少,以白色、绿色、黑色为主,少见褐色和青灰色,颜色分布不均匀,主要是以白色基底上可见绿色或黑色矿物为主,其中绿色呈星点状、团块状,黑色呈星点状或团块状分布。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半透明-不透明,质地细腻,参差状断口,样品表面分布由类似于“水线”的白色及透明细脉。其折射率1.561.67,相对密度2.692.83,摩氏硬度5.216.81。菲律宾“独山玉”主要为斑状变晶结构、细粒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等,块状构造。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和CaO,还含有Cr2O3、FeO、MnO、TiO2、MgO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钙长石(长石的牌号为An96.73)、透辉石、透闪石,及少量的石榴石(以钙铬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杆沸石、铬铁矿,微量的黝帘石、榍石、葡萄石、绿泥石等。不同颜色菲律宾“独山玉”样品红外光谱谱线十分相似,与独山玉的标准红外光谱基本吻合,其中,绿色样品在843cm-1、825cm-1、461cm-1、429cm-1附近出现与石榴石有关的吸收峰,黑绿色样品在998cm-1附近出现与透闪石相关的吸收峰。绿色样品的致色矿物主要是绿色石榴石(以钙铬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在蓝紫区400480nm和黄橙区570670nm之间有两个强且宽吸收带,与Fe3+和Cr3+的吸收有关且以Cr3+产生的吸收为主;青灰色样品的致色矿物主要是透辉石,在449nm、652nm、730nm附近存在吸收,与Fe3+、Cr3+及Fe2+吸收有关,以Fe产生的吸收为主;黑花色菲律宾“独山玉”的致色矿物主要是透辉石,在548nm、626nm、727nm附近存在吸收,Fe3+、Cr3+及Fe2+吸收有关;黑绿色样品的致色矿物主要是透辉石、透闪石及绿泥石,在444nm、670nm、733nm附近存在吸收,与Fe3+、Cr3+及Fe2+的吸收有关;褐色样品的致色矿物主要是铬铁矿和榍石,在380600nm和660730nm之间存在吸收带,与Fe3+、Cr3+、Fe2+及Ti4+的吸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