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与此同时,我国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又赋予了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的法制教育以新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使高校“思政课”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法制教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一般而言,法制教育即以法律制度、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依法治国则要求高校法制教育不仅要重视法律、法规的知识性教育,更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法理教育和法制意识、法治精神、法制行为的培育。因此,如何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精神、新要求贯彻到教学中,严格按照“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法制教育,提升“思政课”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内涵质量建设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依法治国的概念及主要理论,阐明依法治国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当前“思政课”法制教育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当前“思政课”法制教育完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制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法制教育方法的改进问题;法制教育内容适度调整等。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上,既与师生对待依法治国、法制教育的主观态度有关,又与学生对依法治国、法制教育的价值认同内在相联。在客观上,法制教育的课程渗透不够,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三是就高校“思政课”的法制教育的多角关系进一步分析法制教育多方面渗透的途径,重点探讨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等关系,提出了拓展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路。四是提出并论证完善“思政课”法制教育体系几点建议,如加强法制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强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的一体化建设等。本文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法制化教育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根据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对高校“思政课”的法制教育进行了重要分析,在肯定成效的基础上指出了有待完善的几方面内容,提出了以顶层设计理论指导“思政课”法制教学体系完善和促进师生观念转变,加强多课程相互渗透,创新综合考核体系等建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视域中,为“思政课”法制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法治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