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约90%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人,该类患者数量较大,约占髋部骨折的50%。多年来围绕如何提高转子间骨折疗效,尽快使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降低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是骨科界一直争论的课题。其争论焦点是转子间骨折究竟是坚持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否可个性化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2005年Kim将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长柄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并将该组患者设为(置换组),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固定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功能恢复等,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1989年Haentjens等比较半髋置换与内固定两方法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显示半髋置换患者早期结束卧床可获得较快康复,褥疮及其它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1995年Stappaerts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半髋置换术并与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比较,结果发现除输血率略高外,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后Chan KC,Rodop,Beersnd KR,王少林等人分别于2002年至2013年也报道骨水泥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因具有髋关节早期负重优点,因此可避免内固定失败带来的翻修及卧床并发症,他们分别认为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的合理替代。上述研究回答了一个问题,即应用关节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两方法均没有绝对优势,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可以选择关节置换治疗的。目的本文系探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合并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处置方法、手术简化方法、临床效果、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75岁~86岁患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36例,其中选择2005年1月~2013年10月有术后1年5个月内随访结果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行统计分析。因改良evans分型能较准确评估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故本组病人采用改良evans分型。其中:Ⅰ型3例,Ⅱ型9例,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3例,逆转子间型骨折1例,采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置换组)。另选取同期年龄、合并疾病相当、围术期心肺脑等疾病处置方法接近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23例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抗生素应用量、下床负重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卧床并发症、骨折内固定并发症、1年后harris评分。并行相关指标比较:比较住院时间及活血化瘀等药物应用天数、术后感染率、术后颈干角、膝关节内翻角术后改变度数、术后下肢短缩长度比数。结果置换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52.7±6.7min:52.0±7.0min)、术中出血量(160.9±31.6ml:156.5±36.1ml)、术后引流量(162.2±35.5ml:158.3±34.1ml)、引流管拔除时间(69.9±6.9h:68.9±8.3h)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应用量相等,显示两组手术创伤相当。而下床时间(8.13±6.6d:109.30±18.6d)、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7.3%:56.44%)、卧床并发症发生率(0:39%)、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0:17.4%),置换组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统计学处置有明显意义(p<0.05)。显示置换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内固定及卧床并发症。平均1年后harris评分(73.7分:74.2分),无统计学意义,显示后期疗效相当。另相关指标比较,置换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活血化瘀等药物应用天数(21.3d:22.6d)、术后感染例数(0:0)、术后颈干角(128.2°:129.1°)、膝关节内翻角度术后增加(3.2°:4.1°)、术后下肢较健侧短缩比(0.89cm:0.71cm),统计学处理无意义(p>0.05),显示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并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同股骨近端钢板锁定组。心、肺、脑等疾病经围术期(也可称内科措施)治疗后较有效化解风险。能有效预防围术期、骨折内固定、卧床并发症、后期疗效同内固定组。应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心肺脑等疾病高龄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