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绚丽多彩的百花园里,女性历史题材类电视剧因其华美精致的场景造型、写实独有的镜头语言、意味深长的台词对话等倍受关注,其中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更是受到电视剧创作者们的大力追捧,成为荧幕中经久不衰的一颗明星,裹挟着争议女性标签符号的武则天形象,频繁出现在电视剧中被生产、被消费、被赏玩,填满人们对于武则天形象的认知空间。综合不同时期电视剧中的武则天形象,在任一电视剧中的任一形象身后都有深刻复杂的内涵,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大部分研究者在探究女性形象议题时往往会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然而仅仅立足于女性主义角度未免稍显狭隘,而且无法清晰梳理出武则天形象嬗变的根节所在,因此还需兼顾其他丰厚的艺术文化内涵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本文依托中国电视剧确切的陈述范围记录武则天形象的嬗变历程,结合话语分析、叙事研究等,对武则天形象历史原型及演绎化形象衍变进行分析,描述武则天形象在各历史时期荧幕中特殊的话语实践。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权力话语视阈下武则天形象研究思路,对本文选题原因及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与创新性做出细致深入的具体阐释。第二部分,追溯不同社会环境中武则天题材电视剧发展脉络,宏观的概述武则天形象的变迁历程,探讨电视剧市场化发展路径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形成中国同世界间的文化环流意义何在。第三部分,整理不同时期武则天形象的电视剧档案样本,进而探寻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电视剧中武则天形象刻画的隐性互动,分析引发这一改变的症结何处,结合历史探讨在男权主体羁绊下女性的沉沦与突围之策。第四部分,探讨武则天题材电视剧话语中权力意识如何渐深体现,从时代和地域角度历时梳理武则天题材电视剧发展,共时架构三地作品在刻画武则天形象中错综复杂的隐含关系,分析武则天形象在各方力量博弈控制下的畸变。第五部分,系统阐述解构中国电视剧中武则天形象刻画演变与蕴藏的价值,解读形象改观背后市场经济、权力话语的操纵密码。通过五个部分清晰勾勒武则天形象在市场经济与历史景观下的嬗变历程,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中武则天形象霸气残暴,创作者秉持毁誉参半观点;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意识复苏,武则天形象柔和母性,残暴冷酷性已近缺失;21世纪前十年演绎虚构类电视剧偏重武则天勇于追爱部分的雕刻与塑造,符合女性观众的幻想,将其争宠争权登上帝位的行为趋于合理合法化;2010年至今武则天形象有人情味、接地气,极大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固化的形象,但在电视剧影像华丽躯壳的包裹之下,武则天形象仍旧被动迎合当下各方的权力辗轧,成为王权符号的“附属”代言人,其形象演变历程未曾跳脱权力市场与刻板印象的俯视。电视剧作品中男权视角与女权视角的碰撞与合力,描摹出不同的社会心态与空间环境,武则天形象逐渐呈现出一种开放多元式的取向,遵循特定政治、历史、经济坐标点的大部分社会个体沉溺于对武则天形象的框架思维认知和话语原则,大部分受众脑海中对其形象的理解已成定式,习惯性的做出以往固有的经验沉思,运用既有结论凝视其人物形象,本文希冀冲破思维牢笼,瓦解固有存在的非黑即白狭隘对立观念,以市场为诱因运用权力话语分析表现女性形象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与选择,但应注意的是部分电视剧艺术处理依旧隐现传统男权社会的话语优势,电视剧创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为女性发声,体现女性话语,开辟一条中国电视剧特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