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治理模式创新问题日渐成为实现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以权力清单、负面清单为代表的各类清单在治理中投入使用,清单式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正在孕育和成长。当前学界对于清单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单一清单的分散性研究,而缺乏对清单的系统性以及模式性研究。清单式治理如何实现继承和创新?又是如何生成的?其运行机理如何?其局限又有哪些?笔者将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对清单式治理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以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主体多元化、善治等理念为理论指导,在治理模式历史性考察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放管服”改革升级作为分析案例,改革从最初的“四单一网”到“最多跑一次”升级,其实践为清单的整体性运用、技术性升级等方面提供了丰厚的实践材料和新思考。最后通过清单治理的系统性模式分析,形成对清单式治理的兴起与成长更为系统化、全面化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治理模式的历史考察,本文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大致梳理,厘清传统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并且通过对清单的实践类型的分析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形成对清单式治理概念性的整体把握。第二部分是对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实践分析,探索清单式治理的成长线索。改革从最初的“四单一网”到“最多跑一次”升级,其实践为清单的整体性运用及重心聚焦、技术性升级等方面提供了丰厚的实践材料和新思考,为清单式治理赋能。第三部分是对清单式治理的运行机理开展概括性研究。本文主要从兴起要素、生成逻辑、运行特征、运行机制四大角度切入,对清单式治理进行更为系统性、模式性的解读,探索其逐渐成长为一种治理模式的构成要素。第四部分则是对清单式治理的功能及运用局限性的研究。清单式治理实现的是多维复合型分权,不仅是中央对地方的放权,更是市场、社会权力的回归,其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基层力量发育、社会资本增加、市场活力激发、政府合法性增强四个方面,同时四大功能还呈现出了“链式效应”的良性循环。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单式治理作为一种成长中治理模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治理失灵以及两对矛盾关系上,首先清单式治理是对政府和市场的补充,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协调,因此存在利益协调失败导致治理失灵的可能性;其次是主体多元性和权威主导性的矛盾以及技术性和公共性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关系的处理问题上,如何在实现多元主体治理的情境下避免出现“失效政府”、“市场化政府”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清单式治理实现了多维度复合型分权,有效促进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协同成长和合作,进一步促进“善治”的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治理模式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能否成为一种具有全国推广性的主流治理模式,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