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梧州市具有广西区内规模最大骑楼建筑数量最多的骑楼街道景观,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景观,与城市居民的关系十分密切,与使用者在景观中的行为相互:作用。近年来市政部门与开发商对其进行的开发和改造忽视区骑楼街道既是旅游景观也是居民社区的双重属性,缺乏对使用者尤其是当地居民需求的了解,有待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调查研究中总结问题进行改进。调查研究针对梧州市骑楼景观进行,以开发程度为基础划分为三种区域进行对比调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观察记录研究骑楼景观现状,调查问卷结合访问的形式进行景观、使用者行为与评价调查,综合景观现状与问卷数据访问结果分析景观历史发展和地域文化、建筑、空问、绿化、节点与小品、主要受众群体、使用者行为模式、使用者满意度和使用者参与度等各方面情况,总结观察记录结果,统计分析问卷内容,得出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优缺点。对景观现状和使用者调查问卷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序列形式丰富,分布有3种平面序列和4种立面序列,景观节奏感较强;街道空间与廊道空问表现为高窄型,D/H<1,改造规划后的活动空间缩小:立面形态既保留有近代建筑的历史痕迹也存在现代新式建筑的影子;景观节点和小品数量少,与整体景观规模对比比例严重失衡;以餐饮娱乐为主的行为动机反映出现代休闲商圈特征,以及传统产业商铺活力消亡的趋势;使用者行为表现为高频、具有明显的高峰时段、无明显季节偏好,普遍停留时间较短,到达景观的交通方式以步行结合其他交通工具为主;使用者对景观和社会文化表现各方面表现满意度一般;景观虽然获得青少年群体关注较多以及受到居民对街道公众活动的支持,但群众对景观发展的参与度较低。调查结果反映出梧州市骑楼景观具有资源及空间形式丰富、受到政府部门重视、公众活动丰富及获得青年群体的关心等发展优势,同时也表现出开发区域集中、片面追求商业开发效益、骑楼立面个性消失、街道空间交通压力大、立体绿化欠缺规划引导和缺乏反馈机制等缺点。针对上述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建议,指出从使用者行为角度出发对骑楼景观进行调查的合理性,对以其为基础建立相关反馈机制展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