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安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是保安族群众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且不断地集体加工的民间文学。保安族民间文学的大部分内容直接叙述反映的是保安族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是保安族人民生活的投影。本文共分四章对保安族的民间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从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意义上引出了研究保安族民间文学的重要性。研究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不仅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但如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不仅具有文艺价值,而且为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宝贵的资料。第二章分三节对保安族及保安族的文化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一节论述的是保安族名称的来历和保安族民族的来源。保安族的称谓是由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地区隆务河边的保安城得来,对于保安族的族源,根据学者们的结论,一致认为保安族的族源是原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周边的藏族、回族、土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来的。第二节是保安族的宗教信仰。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保安族的先民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伊斯兰教不仅对保安族的物质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在精神领域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起着支配作用。第三节是对保安族的语言和文学进行介绍。保安族的语言是保安语,其词汇在吸收蒙古语、藏语、土语和汉语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约定俗成中形成了独特的保安语词汇。第三章分四节对保安族的民间文学进行概论。第一节首先从民间文学的概念、特征、价值和审美方面做出引论,第二节和第三节继而引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保安族民间文学的概况。第四节阐述了保安族民间文学的现状,这一节是在时间的顺序上,将保安族的民间文学以十九世纪中叶进行划分。十九世纪中叶之前是保安族迁徙前的口头民间故事,十九世纪之后到二十世纪中叶是保安族迁徙后的口头民间故事。第四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即对保安族的民间文学进行个体研究。保安族的文学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书面文学起步比较晚,是伴随着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改编再创作以及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电影艺术。民间文学内容丰富,种类众多,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歌谣等。本章分四节分别对保安族的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及歌谣等民间体裁进行个别研究。民间神话部分是通过与其它民族神话和西方神话的比较方法,看出保安族民间神话与其它民族神话的相似;民间故事部分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保安族民间故事与汉民族民间故事的相似处以及保安族民间故事的鲜明特征;民间传说主要是对保安腰刀的传说进行历史追溯,反映出保安族有史以来的商业经济形态,如今的保安腰刀已经被国家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列;民间歌谣部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花儿”渊源、概念、特征的论述和比较,得出了保安族“花儿”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的与众不同,同时,还对歌谣的另一重要内容宴席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阐述。在文章的结束语之后,还附录了对保安族的两次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