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发展迅猛,就像膨胀起来的焦糖爆米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金融家、地产商、甚至互联网巨头都将中国的电影市场视为一块宝地,对此虎视眈眈;大量海外资金、人员与技术不断涌入国门;一系列的合拍电影层出不穷,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影展上屡获好评。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并且远未达到饱和。 本研究就在这样一种契机下产生。从中国电影所处的各个时代背景与东亚各国的相互影响切入,自电影人从业状况、行业发展的缘起、代表作品及影响等具体方面着手,厘清中国电影与时代的关系,廓清其成长中模糊的路径;参考传播学、政治学、东亚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联系东亚政治经济气候变化、分析当下中国电影发展趋势。 自1896年电影被引入中国,20世纪初开始正式起步,中国电影曾多次被推向空前的繁荣,出现影响力远及东亚各国的“黄金时期”。当时的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分别作为中国电影的代表影响着东亚电影圈的走向。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分别在电影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表现上各有所长,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传播到海外功不可没。 中国电影开始发展以来,上海与香港都曾获得过“东方好莱坞”的称号,本文将中国电影的内在实力(产业规模、专业人才等)与外在影响力(票房绩效、获奖情况等)两个方面予以证明。在还原了两地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同时,发掘出其“东亚电影中心”的成因:1)气候条件: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2)土壤根基:东亚相似的文化渊源,丰富的城市文化背景;3)活性因素:专业化人才的汇集,对观众的准确把握;4)成长系统:标准化的产业运行,适合的制度与模式等。 最后,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再创“东亚电影中心”的可能性,并为中国电影?出可行的参考建议:1)客观认识中国电影,包括接纳中国电影的发展经历和正确认识电影自身的属性;2)传受双方须共同努力,包括提高电影从业人员专业性和培养观众的整体素质;3)提高电影产品质量;4)规范电影市场与监管,包括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和规范电影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