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糖尿病足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代谢指标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糖尿足(DF)坏疽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分析影响DF坏疽的可能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及早治疗,预防其发生和发展。促使DF早日愈合,减少DF的截肢率和死亡率,并最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90名,男66名,女24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足严重程度,分为坏疽组(3-5级)及非坏疽组(1-2级),坏疽组患者53名,非坏疽组患者37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坏疽发生的危险因素。在DF90例患者中,对与DF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 I)、血压(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脂谱(包括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是否合并高血压史、吸烟史、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病肾病、外周血管病变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甘油三酯、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坏疽组甘油三酯、白蛋白偏低,纤维蛋白原偏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Ic、低白蛋白、纤维蛋白原、SCR与DF坏疽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高糖化血红蛋白、低白蛋白、高纤维蛋白原、高血肌酐是DF坏疽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