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的增量动态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真实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复杂网络的一种拓扑抽象,如科学家合作网、生物动态分子网络、通信网络等。研究表明,社区结构可以说是复杂网络最重要的特征属性之一,即在同一个社区内部之内的节点互相之间紧密结合,不同社区间的节点连接则较为稀疏。社区发现的目的就是要挖掘并且分析网络中的社区结构用于预测实体行为和活动。目前,社区发现已经成为复杂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研究课题,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现阶段的社区发现算法可以分为静态社区发现算法和动态社区发现算法两大类。静态社区发现算法中又可以划分为基于图划分、基于模块度优化的方法等等。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社区结构。然而,静态社区发现算法由于忽略了网络的动态时效性,使其难以适应真实网络中节点和边频繁变动的情况。因此,动态社区发现算法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社交网络可以看作由多个连续时间片的静态社区网络组成。常见的动态社区发现算法的目标是对每个时间片.形成快照检测,然后分析相邻时刻社区间的关系。这种设计思想往往会造成相邻时间片的社区划分结果偏差较大,算法运行时间效率低,适应大规模社交网络的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网络增量的动态社区发现算法由于在聚类时参照了前一时刻的信息,避免了对整个网络重新进行聚类,因此能有效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本文在分析传统社区发现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增量动态社区发现算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边密度的社区发现算法,将其用于动态社区发现初始时刻的聚类。首先,以边为单位对网络进行划分成若干子集,识别并过滤掉孤立边后,生成社区结构。然后,分离出边社区中的节点进行转化为节点社区,若两条边之间有公共交点,则将该节点视为重叠节点。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社区发现质量,且能发现网络中社区间的重叠现象。(2)提出一种基于边密度和改进模块度的增量动态社区发现算法,首先,利用边密度算法对初始网络进行聚类。同时,改进现有社区节点归属判定方法,考虑相邻时刻增量对邻居节点社区归属改变的影响,避免了人工设定参数较复杂和不确定等缺点。然后,采用改进的模块度作为社区评价指标,在对社区的结构进行调整时综合考虑了历史时刻局部范围内节点的改变和当前增量变化量。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在时间复杂度近似于增量方法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社区发现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化石能源的急剧减少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亟需改进现有的能源结构并且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海洋藻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具有分布广泛、生产周期
近年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能源发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燃气轮机转子采用多盘拉杆式结构,使得转子-轴承系统存在各种非线性因素,在运行中可能产生与汽轮机转子不同
镁及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减震性和导热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电磁屏蔽和抗辐射能力强、可回收再生利用等特点,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在汽车、电子
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智能终端设备也在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时通信软件作为当下最
近年来,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发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缺乏对电网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各省级电网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多还处于较为原始
目前煤矿综掘巷道的掘进与支护工艺不能紧密衔接,支护设备对巷道围岩进行稳定支护并通过巷道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煤矿安全高效掘进需要.本文结合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
顺式-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顺式-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两种重要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人体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效。天然存在的鱼油中的E
第一部分HBV病毒表达活性与亚型鉴定目的: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亚型进行鉴定及评估细胞活性,以评价该细胞是否可作为本实验的良好细胞模型。
全球化步伐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日益显重。与此同时,医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俨然已为人类健康和全球的医学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本实践报告中,笔者选用《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第三章)作为文本材料,在刘重德教授“信,达,切”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旨在利用该翻译原则实现科技文本的高效翻译,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医文化对外传播,
本研究以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水稻秸秆以及处理矿山废水产生的铁絮体作为原材料,将二者通过化学改性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使铁絮体负载在生物炭上,通过利用化学改性-紫外辐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