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构造特征与变形机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的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7.0级地震,引起了人们对龙门山南段构造变形的关注。本文以相关基金课题为支撑,通过平衡剖面、砂箱物理模拟等手段,基于典型地震剖面、地层展布等资料,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对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进行构造带划分,并计算三叠世以来不同时期的各构造带缩短量,讨论了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构造动力学机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1)龙门山造山带具有地层复杂多样、构造上分带分段、地貌上分界的特点。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在构造和地貌上不同于中、北段。该区晚新生代变形强烈,地形起伏度较大,发育一系列断层相关褶皱。(2)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可以划分为龙门山冲断带和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的构造样式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层的变形特点,其间发育至少三个滑脱层,可分浅部滑脱层、中部滑脱层和深部滑脱层。在浅部滑脱层滑脱层之上,从双石断裂向东至龙泉山构造带,发育数排平行排列或斜列的断层相关褶皱,它们均以中下三叠统富膏盐岩层为底部滑脱面。在该滑脱层之下,则很好地保存了先期的垒-堑式张性构造。(3)龙门山构造带断裂的活动生长产生的部分位移通过滑脱层向山前传递,遇到盲断坡的阻挡,则向相邻断层-滑脱褶皱带传递,穿过背斜核部沿主滑脱面继续向山前和盆地方向传递,缩短量的递减规律指示了构造应力的传递与衰减。(4)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可以直观再现大尺度区域构造和小尺度局部构造的原型及其发育过程,反映了不同性质的滑脱层或相同性质的滑脱层埋深不同所形成的构造样式的不同,一般为有无滑脱层、滑脱层粘性、滑脱层埋深等均可影响构造样式的差异。(5)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具有诱发作用。两次地震机制不同,反映了龙门山地震带不同段、带的不同地震模式。(6)对比平衡剖面恢复结果和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可以直观的再现四川盆地西南部变形构造的时空演化规律。由早期到晚期构造样式存在一定的演化顺序:宽缓褶皱期、冲起构造期、三角构造期、叠瓦冲断期;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构造样式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盆缘叠瓦逆冲断层带、盆内断层三角构造带、盆内凸起构造带、中央宽缓褶皱带。
其他文献
阜康凹陷东斜坡及北三台地区位于博格达山陆内造山带北缘,具有非常大的油气资源潜力,该地区的构造演化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而博格达山的隆升又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影响作用较大
针对正则化极端学习机的隐层具有随机选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加删除机制来自适应地确定正则化极端学习机的隐层节点数.这种机制以对优化目标函数影响的大小作为评价隐层节点
新构造和气候变化是整个社会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这里新构造比较发育,各种地貌现象非常典型,从玛纳斯河源头至尾闾可以分为四个地貌带:挤压隆起
本文对大庆长垣萨南开发区南二区萨零组的砂岩储层开发地质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首先对研究区内的岩芯进行了观察、描述,并应用湖相沉积对比方法,用发育稳定的泥岩段和泥岩点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后,注聚区块聚合物驱开发规律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了改善陆相砂岩油田主力油层高含水期的聚合物驱油效果,驱替目的层的物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在小学生认知特点上,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
期刊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条断裂带,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和工作环境,限制了常规科研手段的
2006~2007年连续两年采用烤烟-绿肥轮作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绿肥还田对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绿肥还田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钾养分含量。土壤
本文以汤原断陷为研究对象,以白垩系和古近系为研究目的层,进行系统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确定沉积相类型、发育特征及其时空展布,分析沉积环境与油气关系以及油气成藏特
中天山构造带东段主要由三个前寒武纪变质地块(库米什-干沟地块、帕尔岗塔格地块和尾亚-星星峡地块)组成,上覆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其中前寒武纪变质地块主要由星星峡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