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拖拉机转向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转向控制技术是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导航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转向伺服控制系统是指根据上位机控制指令,驱动转向前轮转到指定角度的自动控制系统。转向伺服控制系统执行效果的优劣决定了导航车辆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以东方红X804拖拉机为开发平台,对拖拉机的转向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   通过比较国内外农业机械转向伺服控制系统在机构、转向控制算法和系统建模方面的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的东方红X804拖拉机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拖拉机转向控制机构进行改造过程。在不破坏原有手动转向机构的基础上,并联了一个电控液压阀转向控制系统。使用一个三位四通换向液压阀控制转向,使用一个比例阀控制油路流量。同时,使用角度传感器测量转向角度,使用陀螺仪测量转向角速率。   通过分析转向油路和油缸的流量方程、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和液压缸的流体连续方程,推导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系统输入比例阀控制电流与系统输出转向角速率的传递函数是一个二阶环节加上延时环节。得到模型后,通过测量系统的开环响应数据,使用Matlab的系统辨识工具箱对系统进行开环辨识,并得到传递函数的参数。为了更好的克服系统非线性的影响,本文在控制算法方面设计了双闭环控制PID制算法,双闭环控制算法同时控制转向角速度内环和角度外环。并使用Matlab进行Simulink仿真,仿真得到PID控制算法的参数。   在硬件平台搭建与硬件电路设计方面,本文应用对转向控制系统原来的主控芯片(C8051F040)进行了升级,使用了最新的CORTEX-M3内核的ARM控制器LM3S8962作为系统的控制芯片。测量方面,使用非接触式磁敏电阻角度传感器KMA199测量转向角度,使用ADIS16300测量转向速率。同时,针对比例阀控制电路也进行了反复的改进。试验表明,传感器的使用比以前更加安全可靠,硬件控制电路对比例阀、换向阀的控制效果比以前更佳。   根据模型理论分析和双闭环控制算法设计,编写转向控制程序,进行转向效果试验。试验部分包括转向角度和转向角速率传感器的标定、波形信号跟踪试验、田间作业跟踪试验。在波形信号的跟踪中,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转向跟踪很好地抑制了超调和震荡现象,跟踪精度得到提高。没有存在大幅度震荡。在大角度的跟踪、田头转弯过程中,冲击现象得到很好的抑制。   试验效果表明自动转向控制系统性能得到了提高,在田间作业跟踪过程中,达到了平均跟踪误差0.43°,延时0.25s。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双闭环控制算法能够指导实际设计。模型和控制算法也存在不足,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该文首次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工程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工程诊断并取得成功,在智能诊断的知识自动获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我国于2001年12月3日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凡列入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获得3C证书才可以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共有16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产品被列入首批3C认证目录。我国是世
无轴印刷机控制系统是无轴传动系统的典型应用。相比传统的机械长轴系统,无轴传动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对指令的响应速度快、维护方便、编程灵活、使用成本低等许多优势。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很多,倾听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只要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只有我们
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
期刊
本论文研究了新产品ZH5120D立式钻削加工中心一些关键技术,ZH5120D立式钻削加工中心,带中心出水功能,是在ZH5120C立式钻削加工中心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产品。两种机床的主要不同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平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和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
车载雷达凭借其高机动性、高隐蔽性、部署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战争之中。然而,由于运输单元装载空间、载重量有限,车载雷达天线阵面需要折叠装载,因此天线阵面的展开成
激光拼焊是采用激光能源,将若干不同材质、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层的材料焊接成一块整体板材,以满足零部件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激光拼焊技术已经在汽车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