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解析苜蓿重要性状的遗传特性、开展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对苜蓿的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以早熟低产和晚熟高产紫花苜蓿的杂交F1代为材料,对亲本及杂交群体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多年多点测定。采用多元分析法和主多基因分析研究苜蓿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构建了较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并对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对紫花苜蓿杂交F1代不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鲜重、干重、分枝数、株高、节间长、茎粗、主茎节数和茎叶比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相关分析表明,分枝数、株高与鲜重、干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花期、叶型、茎叶比、主茎节数的广义遗传力均在90%以上,产量和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67%和60.3%,分枝数最小仅为20%。2.主多基因遗传分析表明,茎粗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DI,两年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24%和34.32%,茎叶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DI,两年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1%和32.68%,因此茎粗和茎叶比主要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具有加性和上位性作用。干重、分枝数和株高在不同试验年份具有不同的最适遗传模型。3.在176个SSR多态性标记中利用四倍体专用分析软件Teraploidmap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父本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79个多态性标记,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图谱总长为1102cM,平均距离是13.95cM。母本遗传图谱共包含78个多态性标记,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基因组图谱总长1148cM,平均间距14.72cM。4.获得960个用于构建连锁图谱的SNP标记,父母本标记分别为484个和476个。父本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图距3993.3cM,两个标记间平均遗传图距为8.25cM;母本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图距3769.4cM,两个标记间平均遗传图距为7.92cM。利用测序获得的SNP位点信息构建物理图谱,父本平均每个染色体覆盖物理距离47.42Mb,平均两个标记间物理距离为0.78Mb;母本平均每个染色体覆盖物理距离46.83Mb,平均两个标记间物理距离为0.79Mb。5.对苜蓿产量等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定位到产量相关QTL位点19个,分布在连锁群1,2,3,4,5,7,8号染色体上。分枝数相关QTL位点14个,分布在1,2,3,4,5,7和8号连锁群上。株高相关QTL位点12个,存在于1,2,3,4,5,7和8号染色体上。开花期6个QTL位点,分布位于1,3,4,5号染色体。节间长5个QTL位点,分布在1号和8号染色体。茎粗3个QTL位点,分布在1号和8号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