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百农207、西农979、郑麦7698、周麦27和周麦22等6个河南省主导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播期(2016年10月18日(S1)和2016年11月1日(S2));5个密度(112.5kg/hm~2(D1)、150kg/hm~2(D2)、187.5kg/hm~2(D3)、225kg/hm~2(D4)、262.5kg/hm~2(D5))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株高、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和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群体质量的影响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参试品种的群体茎蘖数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其峰值均在孕穗期达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株高则表现为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茎蘖数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多;播期延后,群体茎蘖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减少、株高降低;成熟期时,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品种中表现不一致,其中矮抗58、郑麦7698、周麦27、周麦22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S2<S1,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S1与S2相比,矮抗58、郑麦7698、周麦27、周麦22等品种平均分别增加了2.7%-20.6%、0.8%-27.9%、6.2%-17.1%、10.4%-41.3%;而百农207和西农979等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则表现为S2>S1,S2与S1相比,平均分别增加了1.3%-9.5%、2.3%-26.0%。2播期和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1)播期和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矮抗58、西农979、周麦27、周麦22、郑麦7698等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在出苗至拔节、拔节至开花及成熟期均表现为S1>S2,其中周麦27和周麦22在S1、S2两播期(各密度处理间)增幅较大,即S1与S2相比,周麦27分别增加了59%-72.9%、13%-44.4%、29%-41.4%,周麦22分别增加了44.3%-50.6%、19.5%-41.8%、24.1%-39.7%,而在开花至成熟期,以上5个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则表现为S2>S1,S2与S1相比,周麦27、周麦22分别增加了28.6%-95.2%、4.7%-83.4%;而百农207的氮素积累量在出苗至拔节、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S1>S2,S1与S2相比,分别增加了-2.9%-23.7%、9.7%-31.5%、9.3%-27.4%、14.6%-22.1%,以上指标均差异显著。不同密度处理下,在出苗至拔节、拔节至开花及成熟期,矮抗58、百农207、周麦27、周麦22(除S1播期外)等品种的氮素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均在D4密度处理下最大,而在开花至成熟期,则在D1密度处理下最大;而西农979和郑麦7698等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在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及成熟期随密度的增加均在D3密度处理下最大,且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2)播期和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转运分配的影响各小麦品种籽粒氮素积累量均在S1播期最大(郑麦7698除外),其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贡献率均在S1播期最大(百农207除外),而花后吸收氮素的转运量和贡献率则表现出相反趋势。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小麦品种籽粒氮素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矮抗58(除S1外)、周麦27、周麦22均在D4处理下最大(在S2播期内D4比D1分别增加了26.2%、24.2%、34.2%);西农979、郑麦7698在D3处理下最大(D3比D1分别增加了37.8%、47.1%);而百农207籽粒氮素积累量则表现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即D5最大(D5比D1增加了36.5%),且以上各小麦品种在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矮抗58、周麦22、周麦27、西农979(除S2外)等品种的花前氮素转运量均在D4密度下最大,而郑麦7698和百农207则分别在D3和D5处理下最大;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贡献率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郑麦7698除外),花后吸收的氮素转运量和贡献率则表现出相反趋势。3播期和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参试品种均以S1播期播种的小麦产量最高,S2播期播种的产量较低。参试品种的籽粒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矮抗58、百农207、周麦27和周麦22等品种均在225kg/hm~2(D4)处理下达最大,西农979和郑麦7698等品种则在187.5kg/hm~2(D3)处理下达最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播期延后,穗数减少,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因品种而异,其中矮抗58、百农207、西农979、郑麦7698等品种的千粒重增加,而周麦27和周麦22等品种的千粒重则表现为减小的趋势。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参试品种最适宜播期为10月18日;结合两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是,百农207和郑麦7698等2小麦品种为187.5kg/hm~2;矮抗58小麦品种为112.5-187.5kg/hm~2;西农979小麦品种为150-187.5kg/hm~2;周麦27和周麦22等2小麦品种为187.5-225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