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目视觉SLAM的无标识增强现实系统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与电子设备的普及,可以在真实世界中无缝地叠加虚拟信息的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大部分AR应用采用基于图像标识或者基于GPS定位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AR应用无法在未知环境中运行的问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简称SLAM)逐渐成为增强现实领域的研宄热点。SLAM算法可以在没有先验信息的环境中实时感知相机位置并构建环境地图,不仅扩展了AR应用的使用范围,还进一步保证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的准确融合。目前较为主流的方案是基于特征匹配的SLAM算法。ORB-SLAM2算法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特征匹配的SLAM算法。然而在AR应用中,ORB-SLAM2由于对特征点的过度依赖,直接使用往往存在特征点误匹配率过高、鲁棒性差、适用范围局限等问题。为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扩展其适用范围,本文以增强现实为应用背景,基于ORB-SLAM2算法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场景中的重复纹理导致算法特征点误匹配率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ORB特征点,其描述子综合考虑特征点邻域灰度与梯度信息,并结合多网格策略捕获特征点邻域不同的粒度信息,增强特征点的独特性,有效地提高了特征匹配的精度。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运行,本文进一步借助优化的特征点来降低系统初始化阶段相机运动模型算法的迭代次数,以平衡计算复杂描述子对系统实时性带来的影响。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特征点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误匹配率,并改善了其在纹理重复场景中无法初始化、跟踪丢失与相机轨迹漂移的问题。(2)针对算法在点特征缺失场景鲁棒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线综合特征的单目视觉SLAM算法,该算法同时提取场景中的点特征与线特征,增加特征的维度以降低算法对点特征的依赖性。在算法前端通过最小化点线综合特征的重投影误差来估计相机位姿与恢复环境地图,解决其在点特征缺失场景无法运行的问题,此外将线特征的约束引入关键帧选择机制,进一步剔除冗余信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在算法后端建立基于点线综合特征的地图模型来优化前端数据,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精度与在点特征缺失场景的鲁棒性。通过在TUM数据集与KITTI数据集上的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在算法精度、运行效率、纹理特殊场景鲁棒性等方面与已有文献相比均有较好的表现。(3)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作为SLAM模块,结合增强现实模块,实现一个完整的无标识增强现实系统。增强现实模块首先采用RANSAC算法进行平面拟合,根据SLAM模块提供的点云信息计算出最佳平面参数,然后根据SLAM模块提供的相机位姿将虚拟模型通过透视投影变换渲染至平面。该增强现实系统不仅可以直接在未知环境中渲染模型,而且有效地保证了虚拟模型与真实世界的几何一致性。
其他文献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是城市交通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发展实践己证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和各省区市政府先后出台规范性文件要求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随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万州城市道路饱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发展。在上述背景下,万州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公共汽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小康时代的来临,我国居民的基本需求从物质需求逐步上升到精神需求,人们越发注重健康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康养产业悄然兴起。农业康养产业作为康养产业的重要子产业,重点从农业角度出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保健效果创造新型康养概念,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农业康养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既符合了当今大健康时代的要求,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实践。秦皇岛市作为以旅游产业
装配一般是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装配流水线是实现产品装配的主要方式。随着当今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装配线流水线系统
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一直是机器人学中的研究热点,也是实现机器人离线编程、迹规划、运动控制等操作的基础。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有几何法、迭代法、代数法和智能算法。几何法难以单独用于复杂结构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普适性较弱。迭代法的结果容易受初始值和雅可比矩阵奇异性的影响,算法计算量大,不适合实时控制。代数法可以求得非冗余机器人的所有解,并且当6R机器人的设计满足球腕结构时,可用该方法得到解析解,但是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南京鼓楼、大钟亭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据文献记载,南京鼓楼与钟楼(大钟亭前身)同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南京城的公共建筑,具有报警报时、政治、祭祀礼仪等功能,由掌管报时的钦天监管理。清初鼓楼因战争原因被毁,至康熙南巡登临鼓楼故而重建,主要供皇帝、官员等登高赏景。民国时期,鼓楼的功能发生多次改变。清康熙年间钟楼坍塌,仅留卧钟,当
近几年来,课改在不断地进行中,中学物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中学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能让学生成功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就是我们物理教学方法中的探究式教学。而探究
为满足生化/医用高灵敏检测、人体健康监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需求,具有小型化与集成化特征的微结构纤内干涉仪成为近期光纤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电弧放电技术,设计和制备了锥形和球形两种微结构纤内干涉仪,并分别将其应用于三参量同步测量和流速测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光束传播法,理论研究了基于自映像效应的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ometer,MMI)原理与光场分布特性
本文以石墨粉为主要原料,在配制具有良好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石墨料浆的基础上,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在料浆中引入气泡,然后分别采用冷冻干燥成形和泡沫注凝成形工艺制备泡沫碳材料,对泡沫碳材料的体积密度、气孔率、热导率、抗压强度以及石墨化度进行了表征,并着重分析了泡沫碳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所制备的泡沫碳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低膨胀系数、热导率可调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用热控制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卫星编队作为一种新型的航天器构成形式,凭借其高可靠性、高灵活性以及低成本等特征逐步取代传统单颗大卫星,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通信以及导航等领域。对于卫星编队而言,保持编队构型完整是编队整体功能实现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者们先后提出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最优控制等控制方法来实现对卫星编队的队形保持控制。然而,卫星编队在队形保持控制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1)如何提高编队保持控制的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