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项目制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国家将财政资金通过项目的形式下拨至基层政府,使其维持公共服务供给。而乡镇作为我国行政体制中的最低层级,成为项目制运作“绕不开”的重要主体。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乡镇政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影响宜昌市乡镇项目制管理的主要因素,并为改善宜昌市乡镇项目制现状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为掌握真实现状,笔者于2019年7月—9月在宜昌市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宜都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等县市区投放了调查问卷。并对三类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包含以行政干部、村(社区)干部为代表的项目管理者;以设计院、咨询公司为代表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群众所代表的项目受益者,共回收有效问卷433份。结合问卷数据,本文发现乡镇项目的主要困境为资金逾期被收回、工程建设延期、项目投资失控以及资金未发挥预期效益。通过对433份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宜昌市乡镇项目数量较多,群众已对身边的“项目”习以为常。但评价却并不高,乡镇政府投资项目满意率仅为44.6%,说明这些本应大受欢迎的“项目”并未发挥其应有之效,公共服务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宜昌市乡镇项目制管理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因为乡镇项目管理评价结果是通过项目受益方与参建各方的满意度来展现的,所以本文通过模型定量分析项目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实现对乡镇项目制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计量研究表明,干部腐败、配套资金落实、群众参与度、管理者专业素质、程序复杂度、乡镇监管力度等是影响宜昌市乡镇项目制管理的重要因素。其中管理者专业素质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乡镇监管力度。基于得出的6个关键性因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干部监管体系;二是推行代建制;三是扩大群众参与权;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五是强化乡镇监管力度;六是落实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