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保产业在发达国家受到空前重视,并且作为战略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而中国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节能环保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背景下,中国发展环保产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但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中国环保产业明显存在动力缺失及不足的问题,因此,出于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且为了对现实问题看得深远一些,有必要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问题从理论上、实践上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本论文以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为最终目的,针对中国环保产业明显存在动力缺失及不足问题,在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完整框架,在框架中以“理论基础—现实支撑”为研究主线,研究过程中借助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理论知识与分析工具,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最终将研究过程中认识到的东西归纳出主要结论。 在上述研究目的、研究思路指引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理论进行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的理论要点进行归纳,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最基础的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体现在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目前及未来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模式;在梳理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保产业之间关系后,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最终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践模式)——环保产业(物质与技术保障)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机制。其二,从界定产业发展内涵开始,重点阐述产业发展动力理论,从一般意义上用一个简单的产业成长动力机制模型来直观说明,涵盖的综合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投资—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产业成长的外源动力机制是由这些因素组成的,而产业成长的内源动力机制则简单概括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两种动力机制之间是可以互动的,而且动力机制中各要素之间有着相互作用;这种系统的动力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协同作用的综合动力。其三,对外部性理论的分析,主要为政府介入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而言,首先阐述外部性的概念、特征,接着对外部性分类,在此基础上,由于对外部性的起源认识不同,因而存在多种矫正办法,重点阐述政府对外部性矫正的法律、征税等措施手段。其四,政府职能理论阐述政府干预必须控制在必要的限度内,具体到环保产业领域,界定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重点分析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着力点,即构建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构建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积极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 第二方面,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现实支撑。具体安排,首先从中国实施环保产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及发展状况开始;接着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力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构建起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构成框架,这个框架起到统领后面四个动力要素的单项研究。 从环境法规这个动力要素论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法规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同样可以运用到环境法规与环保产业发展的关系上。环境法制建设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首要原因,正是因为有了环境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才促使了环保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与空间。另一方面,进行中国环境法规中相关环保产业发展的实证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环境法制的建议:可持续发展应该作为环境法以及其它各类环境保护事业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已经成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今后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加强政府环境责任的监督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大力加强环境执法;整合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从公众环境意识这个动力要素论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环境意识的概念是对人与环境关系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的一种综合反映。环境意识实际上包括“知”的水平和“行”的行为取向。接着,分析公众环境意识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具体作用,即国家的环境法规、政策直接影响着环保产业的发展,而公众环境意识对国家环境法规、政策有着强烈的影响。另一方面,接着对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作用进行实证考察,研究根据我国权威机构调研公开的三个不同时间点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进行现状分析,并且对其中可比性强的两个年度(1998年和2007年)公众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满足环境保护不断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通过强化管理来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而且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从而促使人们自觉主动进行环境保护行动。提出加强中国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的建议:完善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制保障环境教育;我国环境教育宜采用“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型”模式;完善我国环境教育体系;健全环境教育宣传环节的各项制度 从税式支出政策这个动力要素论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首先是税式支出的基本内容,涵盖税式支出定义为“对基准税制的一种偏离方式,且这种偏离减少了政府收入或构成政府的支出。”;税式支出一般具有宏观性、法制性、预算性等特征;接着,进行税式支出政策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另一方面,进行了中国税式支出政策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实证考察,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三方面实证考察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税式支出制度建议:在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建立有着长远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并且很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也具备了;进一步提出税式支出制度总体设计的原则,即税式支出的效率原则;税式支出政策运用总规模不能影响政府直接财政支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需求;税式支出的公平原则。在总体设计原则指导下,提出我国税式支出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税式支出项目的鉴别、税式支出成本的估算、税式支出预算的编制。并且提出完善税式支出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即提高税法的层次性和透明度;加快税制改革步伐;建立税式支出信息库。 从绿色金融这个动力要素论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进行绿色金融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即绿色金融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源于它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作用。另一方面,进行中国绿色信贷对环保产业发展作用的实证考察,即以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为例,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实施及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对环保产业发展作用的实证考察;中国绿色资本市场对环保公司支持的实证考察,即在资本市场上环保上市公司获得的支持分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环保上市公司数量绝对及相对变化情况、环保上市公司的分类情况、资本市场对环保上市公司的价值预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重点领域—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建议: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加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培育绿色金融文化、完善绿色金融监管、完善环保和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 结论: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环境法规、公众环境意识、税式支出政策、绿色金融四个动力要素依据政府政策影响力度及动力要素发展趋势及改善状况,针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优先排列顺序。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初步构建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框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提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构成要素上,还比较薄弱。从整体来看,尚未构建起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完整框架,使研究在深度、力度上有所欠缺。本论文以“理论基础—现实支撑”为研究主线,初步构建了一个可行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完整框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2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现实支撑研究部分中,把环境法规、公众环境意识、税式支出政策、绿色金融作为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四大动力要素,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对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相关政策建议。这一分析工作有创新性,所提政策建议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 3对环境法规、公众环境意识、税式支出政策、绿色金融四个动力要素依据政策影响力度及动力要素发展趋势及改善状况,针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优先排列顺序,极大地提高了政策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