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D(Light emitting diodes)照明被喻为“绿色照明”,由于其节能环保、长寿命、应用方式的灵活多样等一系列优点,将被广泛应用以取代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作为功率型白光LED封装环节的关键步骤——荧光粉的涂敷,本课题组前期已有研究,提出的基于粉浆法的平面涂层技术已证明了其可行性。采用PVA(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ADC(重铬酸铵,Ammonium Dichromate)感光胶体系,混合荧光粉,运用光刻工艺的思想,在芯片表面形成荧光粉粉层图案。但是前期研究只是证明了其可行性,对于工艺的稳定性,所完成芯片的光效,均匀性等关键参数得不到保证。本文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限定,使得本平面涂层技术具备了稳定性和完备性,光效超过100lm/W,色温稳定可控,为产业化大批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新的工艺方案完善了本平面涂层技术,以适应产业化中的各种要求。本文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以功率型白光LED的出光光效的稳定性以及色温的稳定性为标准,限定优化实验参数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限定实验条件,最终使基于PVA+ADC感光胶体系的平面涂层工艺的成熟度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光效突破100lm/W,色温稳定可控,在5000K左右样品色温波动范围在1000K之内。(2)通过引入四氢呋喃,促进硅胶与PVA形成稳定内外相结构,调整比例参数,使多层多相结构的平面涂层工艺的可行性进一步的得到证实。对比引入四氢呋喃前后平面涂层效果,确定四氢呋喃在内外相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提出解决大颗粒荧光粉快速沉降及附着力相对不佳对本工艺影响的解决方案,包括:引入纳米TiO2增稠粉浆并不影响光效及出光均匀性;增加PVA和ADC的浓度以实现粉浆浓度的增加及膜层黏结性;表面预涂敷;粉浆的二次涂敷。对比分析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所完成芯片的荧光粉平面涂层效果的对比,以及光效的对比证明纳米TiO2在大颗粒荧光粉工艺的重要意义。并且还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本文对基于粉浆法的平面涂层技术在工艺稳定性、参数优化、影响因素、涂层效果方面开展了较全面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结论,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案,为推动本技术从实验室向生产工艺的转化作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