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中的知行观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长期以来,知行统一更多地被当成一个认识论命题,而不是当做一个道德学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快速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社会的道德水平却不令人满意,高校道德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新的挑战。其中知行不一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在知行统一上下功夫。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认为构建以科学知行观为基础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道德困惑,培养知行统一的优秀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部分,对知与行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廓清改进高校道德教育的理论资源和总的出发点,该部分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知行统一观的特殊内涵和要求;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研究了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现象,概括了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知行脱节三种知行不一的形式,并反思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校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适应现实实践的要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以及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等。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走出道德教育困境的途径,即,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改进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协调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升道德修养,践行核心价值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基本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行观进行了理论梳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行统一观的特殊内涵和要求;二是概括了当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的三种形式,为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知性不一问题提供了前提;三是提出了改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四条对策,特别是在分析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影响的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要协调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使社会、家庭和高校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努力体现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实践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具体的实践载体中。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城市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世界水危机越发严峻的形势下,如何高效配置水资源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管道直饮水是一种通过工程和行政手段来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式
“是……的”句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因而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关于“是……的”句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它
高考考生择校时关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综合声誉、生源质量等等,而它们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分类,通过选取我国内地37所“985”高校的人才培养得分、科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公民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全新的生态环境,使传统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手段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其强大的社会影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面积涵盖了全市10个行政区和新区的产业用地,超过了原特区面积,因此与此前获批的北京中关村、武
统计分析表明,城投债相比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具有信用高、融资成本小、融资规模大等优势,与其融资目的即进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更为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管理层次的提升,TS大学现行的教师考核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如何把先进的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理论应用于TS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英语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以高的教学质量来迎接挑战,是全体英语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师的一
本文立足于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以此社会意识形态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线索,深入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从思想基础、现实载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公允价值引入的背景及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