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其联合用药对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颅内血肿,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毕即带气管插管转入ICU患者。符合标准的共58例,随机分成四组:阴性对照组(A组,n=15),转入即刻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仅给予生理盐水(NS)50ml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组(B组,n=15),转入即刻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为负荷剂量,随后芬太尼20μg/kg+ NS至50ml持续静脉泵入;氟比洛芬酯组(C组,n=14)转入即刻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为负荷剂量,随后氟比洛芬酯4mg/kg+NS至50ml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用药组(D组,n=14),转入即刻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0.5mg/kg+芬太尼0.5ug/kg为负荷剂量,随后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2mg/kg+NS至50ml持续静脉泵入;各组液体均50小时内匀速泵完。转入即刻(T0)、转入后72h(T72)各行一次APACHEII评分、GCS评分。自转入即刻到转入后48h,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每4h检测一次血糖。检测T0、转入后24h(T24)、转入后48h(T48)、T72时点各患者血乳酸、血浆β-EP和血清HSP70水平。 结果:T0、T72时点APACHEII评分、GC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各组的MAP、心率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点,B、C、D三组血糖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A组均低(p<0.05);其它各时点各组血糖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72时点各组血乳酸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T48时点B、C、D三组血乳酸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A组均低(p<0.05)。T0时点各组血浆β-EP、血清HSP7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T48、T72时点B、C、D三组血浆β-EP、血清HSP7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A组均低(p<0.05)。 结论: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两者联用均可抑制应激反应,其程度类似;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的使用通过降低应激反应可能有利于减轻继发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