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βF对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的扩散及传毒效率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Solanales:Solanaceae)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因蚜虫危害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桃蚜(Myzus persicae)和马铃薯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是马铃薯上的重要害虫。它们既可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又能传播很多毁灭性的植物病毒病,对蔬菜和粮食生产造成重大损害。目前,蚜虫防治工作中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给环境、生产和生活所带来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取代杀虫剂已是一种趋势。昆虫化学信息素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效益良好的、可持续的和环境安全的害虫治理工具。在所利用蚜虫的化学信息素中,最具有前景的就是报警信息素反-p-法尼烯(E-β-farnesene, EβF)。它能够干扰蚜虫对寄主的定位和取食,还能够吸引多种蚜虫天敌,同时也为蚜传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弄清EβF对蚜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和扩散行为的影响,以及探究EβF对无翅蚜传毒效率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EβF在田间释放对马铃薯田间的主要蚜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的影响,同时在室内条件下探明的EβF对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这两种马铃薯上的主要蚜虫的扩散行为以及传毒效率的影响。EβF对马铃薯田间蚜虫的防控作用试验分2个处理:对照田(CK)和EβF释放田(EβF)o距离EβF释放装置lm,5m和10m的马铃薯上相关的蚜虫被调查。对于天敌的调查采取黄盆周围随机取样调查。室内试验设计也分为对照组(CK)和EβF释放组(EβF),研究EβF对无翅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的扩散及传毒效率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反-β-法尼烯对马铃薯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两年中,处理对植株上有翅蚜和无翅蚜都具有显著性影响(2012:P有翅蚜<0.01,P无翅蚜<0.05,2013:P<0.01),EβF处理能显著降低蚜虫的种群数量。两年中,距离对有翅蚜和无翅蚜均有显著性影响(2012:P有翅蚜<0.05,P无翅蚜<0.01;2013:P有翅蚜<0.01,P无翅蚜<0.05),2012年,距离黄盆10m处有翅蚜和无翅蚜的种群数量都显著性高于距离黄盆1m和5m处,而1m和5m处蚜虫种群数量无显著性差异。2013年,无论是有翅蚜还是无翅蚜在距离黄盆5m和10m处的蚜虫的种群书均大于lm处,而5m和10m处蚜虫种群数量无显著性差异。处理和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两年中都不存在显著性影响。2012年,EβF处理组黄盆中有翅蚜的种群数量显著降低。2.反-p-法尼烯对马铃薯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2012年,EβF处理能显著提高植株上僵蚜(F=0.193,P=0.033)和瓢虫(F=0.275,P=0.023)的数量,还显著性提高黄盆中食蚜蝇(F=0.305,P=0.001)和蚜茧蜂(F=0.667,P=0.004)的种群数量。2013年,EβF处理显著性提高了植株(F=0.506,P=0.000)上和黄盆(F=0.137,P=0.021)中瓢虫的种群数量对食蚜蝇(F=0.521,P=0528)和蚜茧蜂(F=0.746,P=0.210)无显著性影响。3.反-β-法尼烯对蚜虫种群扩散的影响EβF处理后,相比对照组释放株(0cmm)和选择株(10cm,20cm)上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的种群数量都显著降低(桃蚜:F0=0.643,P=0.000;F1o=0.122;P=0.000;F20=0.410;P=0.024;马铃薯长管蚜:F0.184,P=0.013;F1o=0.238;P=0.002;F20=0.374;P=0.030)。趋避率和距EβF释放点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Quadratic曲线描述,桃蚜可以描述为Y=87.870+1.316x-0.162x2(P=0.003,F=18.012,R2=0.857),马铃薯长管蚜可以描述为Y=63.056+4.558x—0.304x2(P=0.002,F=21.180,R2=0.876)。4.反-β-法尼烯对蚜虫传毒效率的影响在距离释放点10cm和20cm处,EβF处理组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对PVY的传毒效率都显著性提高(桃蚜:F1o=0.184,P=0.013;F20=0.205;P=0.003;马铃薯长管蚜:F10=0.089;P=0.025;F20=0.184;P=0.013)。而EβF处理组桃蚜和马铃薯长管蚜对PLRV的传毒效率均无显著性影响(桃蚜:F10=0.184,P=0.519;F20=0.230;P=1.000;马铃薯长管蚜:F1o=1.000;P=1.000;F20=1.000;P=0.519)。田间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EβF,对马铃薯田主要蚜虫及其天敌的行为反应均具有显著影响,田间释放EβF对蚜虫的防控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5m内效果明显。但是EβF对蚜传植物病毒病的传播效率并不能有效降低。
其他文献
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jackbeardsleyiGimpel&Miller为我国大陆未发生分布的检疫性粉蚧,极易随进境水果、蔬菜、种苗等进行传播和扩散。为研究确定阻止其繁殖的不育剂量,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荠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阔叶杂草之一,而苯磺隆是用于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常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当苯磺隆在小麦主产区连续
植物精油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产物,含有特殊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防腐功能,为了开发其在果蔬病害防治中应用的新途径,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试验法系统测试了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苹果青霉病菌、番茄茎枯病菌和黄瓜镰刀病菌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以及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两种混合精油肉桂+茴香(1:1)、肉桂+丁香(1:1)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冷藏条件下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