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明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克隆和体外重组表达技术,对部分与中国明对虾免疫等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重组表达及病原刺激条件下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变化的研究。从中国明对虾中获得了抗菌蛋白(CruFc-1)和铁蛋白(FcFer)的全长cDNA序列; 在大肠杆菌中完成了CruFc-1、CshFc、FcFer和MIH的体外重组表达与分离纯化; 在毕赤酵母中完成了CruFc-1的重组表达并成功的进行了5 L发酵罐的放大实验; 通过胶内酶切与LC-ESI-MS技术对重组蛋白rMIH和rFcFer进行了验证; 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抗菌蛋白CruFc-1的启动子序列。现将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利用抗菌蛋白部分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ACE的方法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克隆了1条crustin-like基因(CruFc-1)的全长cDNA序列。CruFc-1 cDNA全长523 bp,编码134个氨基酸,其中包括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该基因无内含子。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成功克隆出CruFc-1的启动子序列。半定量RT-PCR实验发现,注射灭活的混合细菌(鳗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对虾血细胞中CruFc-1的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结果表CruFc-1的转录不会因为微生物的刺激而加强。在E. coli成功的对两条基因的成熟肽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并分别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rCruFc-1可以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研究结果证明crustin分子C端保守的4个二硫键的核心结构(4-DSC)是crustin具有抗菌活性的必要条件。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实现了CruFc-1的重组表达并在5 L发酵罐中进行了初步的放大实验并确定了部分发酵参数。利用EST提示信息成功克隆了ferritin基因(FcFer)的全长cDNA序列。FcFer cDNA全长1221 bp,编码170个氨基酸,无信号肽。其5’上游非编码区有一金属响应元件IRE(Iron-responsive element),该元件的mRNA二级结构为典型的“茎-环”结构。金属离子刺激(Cu2+与Zn2+)与WSSV感染均能使其表达明显上调。利用E. coli成功的对其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在蛋白水平上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条件。在本实验室已经克隆了中国明对虾MIH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