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发展至今,形成了默会(tacit)的研究对象:社会(society)或者社会性(thesocial)。然而,今天的社会学危机四伏,因为它赖以成立的基础正在被吞噬或者说遭受致命的打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宣称“社会性的终结”(the end of thesocial)。这种论调正是本研究力图审视和批判的对象。 关于社会性的终结,各路论家们主要基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作为实体论的社会性的终结和作为认识论或者方法论的社会范畴的终结。 第一章导论,主要交待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内容,以给读者呈现出本文的大致轮廓。 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社会性之终结在实体论层次上进行的梳理与审视。第二章主要是对后现代主义领军人物布希亚所提的“社会性的三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和批判。第三章则从治理的角度看待社会性的兴衰,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治理观。第四章是回到“个人-社会”这一古老而又弥新的经典二分基础上,从个体化和所谓的“主体回归”两方面分析社会性的处境。如果说本文其他章节仍然是在常识社会学话语内谈及社会性的话(将社会性不言而喻地与自然的、物质的“客体”区别开),那么第五章所要检阅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则通过重返“社会性”最原初的意义来消弭自然与社会的界限、人与物的区别。本章对这种“后人类社会”的倡导展开批判。 第六章,是从认识论、方法论或者解释范畴方面来看待社会性遭遇的挑战:对流动性的强调使得“社会性”的凝固意象不合时宜;全球化已经消融了民族国家的解释力,一个“世界社会”似乎呼之欲出;畅销于全球的文化研究使得社会范畴被文化范畴取代。通过梳理与批判,重申社会范畴的解释力,以及“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第七章结论,总结前面几章对“社会性的终结”的批判后,重申社会性的社会学。在这一章里,首先结合批判,指出社会/社会性的真实性,终结论的虚假性;其次,作为本文的一个余论或者补充(尽管其重要性远不止如此),将社会学界定为一门研究社会性(the social),而不是社会(society)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