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国家和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通过交通工程行业的调研,以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改进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本文引用了相关的激励理论,并对这些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情况进行论述。
人性假设理论包含着四种基本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人性假设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员工多方面的社会、心理要求。对人性认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管理界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转变。
需要型激励理论主要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内容为研究重点,来探讨工作动机激励的规律性。需要型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论和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则侧重于由需要到动机,由主观需要到客观行为的中间过程,研究人是如何确定行为目标,如何选择行为方式,以及需要是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学习型激励理论重点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个体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因此学习型激励理论通常又称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然后,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运行现状中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探讨管理人员概念的界定和划分,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构成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分析了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运行现状。
分析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激励方法,包括高工资激励、绩效工资(包括浮动工资)、工作条件和福利、职位提升,这些方法的()接着从绩效考评体系、激励的目的和效果、激励制度化管理、激励手段和方法、激励机制中集权和分权共五个方面,来探讨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
接着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分析,来验证理论及本文的观点。
随后,本文根据激励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和激励的要点,提出构建更完善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模型,并论述该模型的应用。
分析和把握管理人员的需要是激励工作的基础,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讲,经济方面的需求是他们的首要需求。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经济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其成长和成就需要。工作成就的需要反映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差异。社交和心理需要对管理人员培养自身的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激励理论的有关观点、理论整合,参考现有的激励模型,结合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激励要点分析的结论,设计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模型。在基本激励模型上引进的五个因素:1、企业需要和个人需要相结合。2、企业客观的绩效评估系统。3、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一致。4、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层次需要。5、企业和管理人员个人的沟通。通过这个模型,建立企业和管理人员之间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达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就必须转变观念,重视企业自身激励机制的运行情况。从激励模型的作用方式和原理来看,只有把企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企业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以及外部奖酬和内部奖酬,都和谐地统一起来,并且通过企业与个人的有效沟通,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作用,并使这种作用的过程良性循环下去。
在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模型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是:1、分析和把握管理人员的需要是激励工作的基础。2、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是激励工作的重点。3、实现企业目标是激励工作的最终目标。
结合第二个企业真实案例的实际情况,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模型的应用。
最后,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参考相关的激励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就制度化管理而言,先从建立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有效的绩效考评系统方面,再从建立中小企业完善的薪酬制度方面提出建议。同时建议在企业组织中建立有利于管理人员成长的晋升制度,以及就人性化管理方面,和企业组织与个体的学习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