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倾向使用各种各样的礼貌方式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叠词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先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动词叠词和礼貌效果的关系上。然而,对于形容词叠词、副词叠词和礼貌效果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以杰弗里·里奇在2005年提出的礼貌大同策略为理论框架,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料库(简称MLC),探索汉语各类叠词的语言特征及其礼貌效果。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具有礼貌效果的汉语叠词的类型和分布是什么?2.汉语叠词的礼貌效果是如何实现的?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语料库中,具有礼貌效果的叠词包括三类,分别是:动词叠词、形容词叠词和副词叠词。其中动词叠词最为常见,在1588个语料中占92.7%。其次是形容词叠词,在76个语料中占4.5%。最后是副词叠词,在49个语料中占2.8%。叠词在每篇语料中都有应用,有些叠词在一篇语料中会多次出现。动词叠词礼貌效果的实现通常与慷慨准则、策略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和沉默准则有关。其中策略准则和一致准则是最为常见,在语料中分别占43.4%和40.3%。形容词叠词礼貌效果的实现通常与策略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有关。其中一致准则最为常见,在语料中占48.7%。副词叠词礼貌效果实现主要与赞扬准则、义务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有关。其中一致准则最为常见,在语料中占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