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北方大多数以小麦为主食。面条是我国的传统主食,深受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面条的外观品质(色泽、光滑度等)和内在品质(弹性、咀嚼性、黏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析面条品质性状基因位点,挖掘控制面条品质的遗传基因,对提高我国面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山农01-35×藁城9411构建的173个重组自交系(F8:9)为材料,在4个环境下利用SPSS17.0 Statistics和QTL Network 2.2分析软件对小麦面粉糊化特性、淀粉含量、热焓及面条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及QTL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面粉糊化峰值黏度与面条胶着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8;稀懈值与面条黏性和总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4、0.215;直链淀粉含量与面条黏性和总评分都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1、-0.236;支链淀粉含量与面条韧性达到显著正相关(r=0.131);热焓与面条黏聚性和回复性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0.489。2.共检测到13对控制面粉糊化特性的上位性QTL位点,其中QPtem3A.4-12/5B.5-453解释的表型贡献率是3.2%。在染色体1A、1B、1D、2A、2B、2D、3A、3B、3D、4A、4B、5B、6A、6B、7A和7B上共检测到57个控制面粉糊化特性的加性QTL位点,检测到一个基因位点4B.4-17,同时控制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反弹值、糊化时间、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和积分面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4%、37.69%、36.19%、12.56%、24.55%、2.79%、3.79%和30.16%,表明基因位点4B.4-17是稳定QTL位点。同时在染色体1A.4、4B.4、6A.2上发现3个与面粉糊化特性有关的基因簇。3.检测到1对与淀粉含量相关的上位性QTL位点,QFaC5A.6-9/6B.8-12解释的表型贡献率为2.07%。共定位到4个加性QTL位点,主要在染色体4B、5A和6B上。基因位点QFaC4B.7-15和QFAC4B.7-15为同一位点,在分子标记TDURUMCONTIG50861532-TDURUMCONTIG60051838区间。4.共检测到1对与热焓有关的上位性QTL位点,QEn2B.5-39/6B.3-13解释的贡献率为3.55%。在染色体2B、3B和6B上共定位到6个与热焓相关的加性QTL位点,其中QEn2B.5-12和QEn2B.5-39,分别解释的表型贡献率是11.48%和16.24%,是稳定主效QTL位点,在2B染色体上发现1个与面筋热焓特性有关的基因簇。5.共检测到2对与面条感官性状有关的上位性QTL位点,分别为QSm3A.2-94/5B.4-50和QTa3A.2-101/6A.1-4。共定位到9个加性QTL位点,位于3A、4B、5B、6A和7B染色体上,QCol4B.4-17和QTas3A.2-101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的控制面条色泽和食味的基因位点,其贡献率都高于10%。6.共检测到3对上位性QTL位点,其中QAdh1B.1-3/5B.6-10解释的表型贡献率为2.71%。共定位到16个加性基因位点,主要在染色体1B、3A、3B、4B、5A、5B、5D、6B和7A上,QFle5B.4-46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19.24%,基因位点QGum4B.4-2与QChe4B.4-2是同一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10.03%和9.26%,这3个基因位点均是稳定QTL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