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生源质量是高校质量保障的首道关口,而把握高校教学过程规律则是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的关键。本论文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着眼于我国高校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生源质量与大学生学习过程规律,并由此引申出如下几个问题:关于高考效度问题;关于保送生制度问题;关于本科生大学期间学习过程的规律问题;关于大学生学业情况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关于本科生学习过程的规律问题,其他问题研究在于更好地充实与丰富本科生学习过程研究。
基于以上几个问题,论文以国内一所“985工程”高校——厦门大学为个案,选取该校1996-2004级本科生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理论意义在于:(一)通过揭示研究型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的规律性及城乡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学业差异,丰富高校教学过程规律理论与大学生学习学理论。(二)对高考效度进行了客观评价,丰富高考理论研究;(三)对保送生制度进行客观评价与反思;实践意义在于:(一)为我国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二)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论文运用教育统计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研究方面更切合教育统计的特殊性。创新之处在于:从相关系数变化的角度定量地研究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关于高考效度研究较之以前更为系统、深入;差异分析部分,城乡大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分析也是前人研究中鲜有涉及的。
通过实证分析,论文得出如下结论:从选择适合高校专业学习人才角度上看,高考及保送生制度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效度均不高。高考效度存在着科类差异,也反映出统一高考与高校多样化专业需求之间的固有矛盾;学习过程类似链式反应过程,从高考到大学第四学年,呈现出相邻学习阶段相关性高,非相邻学习阶段相关性弱的规律性。学年的影响力随着年级升高表现为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但是管理类二、三学年影响力的减弱趋势不明显。大学第一学年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乡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差异不明显,但在专业课学习中,尤其是第四学年,城镇学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女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男生。学习成绩分化情况城镇学生、男生较之农村学生、女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