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侵略朝鲜期间,为了实现对朝鲜的永久统治,实施了一系列殖民主义教育政策。伴随着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日本在朝鲜的殖民主义教育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强占前朝鲜教育的基本概况,而后重点论述了自1910年日本强占朝鲜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日本在朝鲜推行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变化及其实质,同时对朝鲜人进行的反抗殖民主义教育的斗争也进行了考察。全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现状,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论部分。第一章简要阐述了1910年日本强占之前,即旧韩末时期朝鲜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为了说明日本对朝鲜人教育的殖民主义性质,首先介绍了19世纪末期朝鲜对近代教育的受容以及政府引进近代教育制度、民间建立近代学校的情况。1905年日本在朝鲜设立统监府以前,由于邻国日本、清朝以及西方传教士的的影响,朝鲜人已经认识到引进近代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继而在朝廷的主导下发布新学制,民间也开始兴办私学,初步确立了近代教育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了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但统监府成立后,朝鲜主权名存实亡,日本操纵教育权进行学制修改,推行亲日教育,对朝鲜人进行殖民主义教育渗透,朝鲜自主建立近代教育的努力被迫中断。第二章论述了日本在朝鲜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的确立以及朝鲜人对民族教育的坚持。1910年8月日本强占朝鲜后,建立总督府,实行野蛮的武断统治。翌年,朝鲜总督府即发布第一次《朝鲜教育令》,确立了“符合时势与民度、培养忠良之国民”的殖民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在此指导下,日本通过缩短教育年限、限制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等措施,在朝鲜建立了一套区别于日本国内的、简易而又“实用”的教育体系。为了对朝鲜人进行民族同化教育,日本采取多种措施在学校中加强普及日语教育。同时,为了培养为其所用的低级劳动者,实业教育受到统治者当局的重视。而对于朝鲜人自己设立的私立学校,日本采取的则是严厉的压制与取缔措施。尽管如此,朝鲜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民族教育,他们利用书堂、私学、夜学等秘密进行民族教育,传播爱国反日思想。第三章阐述了三一运动爆发后日本在朝鲜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的调整情况。慑于三一运动中朝鲜人反日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为侵略中国做准备,日本在朝鲜转而实行“文化政治”。在教育上,总督府发布第二次《朝鲜教育令》,标榜实行与日本国内“一视同仁”的教育方针。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扩充普通教育、建立京城帝国大学、加强同化教育和实业教育等几个方面。但是,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对朝鲜人的怀柔和分化,与日本国内和在朝鲜的日本人相比,民族差别教育依然存在。借此机会,朝鲜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民族解放之路,他们发起了“实力养成”运动,其中包括通过发展近代民族教育培养斗争力量,进而形成了一股教育热,民立大学设立运动和改良书堂运动就是其中的主要表现。在这过程中,爱国学生也传承三一运动的民族独立意志,他们成立各种爱国团体,以同盟休学等形式抗议日本的殖民教育,先后发起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6.10万岁运动和光州学生运动。第四章论述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直至太平洋战争前在朝鲜实施的“皇民化”教育政策。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把朝鲜作为稳固的后方基地,日本在朝鲜推出了极端的民族同化政策——“皇民化”政策,在发布第三次《朝鲜教育令》后,开始对朝鲜人进行“皇民化”教育。在学校课程内,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设置,如实行常用日语、增设精神教育课、利用体育课和音乐课等对学生灌输“皇民”思想。而在课程外,则通过强迫朝鲜人背诵“皇国臣民誓词”、创氏改名、参拜神社等进行“皇民”武装。在剖析了这一系列极端的民族抹杀政策对朝鲜人的民族精神造成的危害后,本章对“皇民化”教育政策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对朝鲜人反抗“皇民化”教育的斗争进行了考察。第五章论述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到战败这一时期在朝鲜进行的战时体制下的非常教育政策。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后,朝鲜被迫进入战时体制。1943年朝鲜总督府发布第四次《朝鲜教育令》,其基本方针是进行“国民炼成”,教育完全被纳入到为军事、政治服务的轨道。强化精神教育、扩大工业教育、加强军事教育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在朝鲜进行的非常教育措施,而对学生进行的兵役动员和劳动动员则进一步使教育丧失了其本来的功能,成为赤裸裸为战争服务的工具。而对于战时体制下实行的非常教育,朝鲜人也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抗斗争。结论部分综述了全文要点,重点阐述了日本在朝鲜进行的殖民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其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