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姜曲海瘦肉型新品种培育的三个亲本杜枫姜猪、杜杜枫姜猪、杜洛克猪的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 1) 随着引进猪种杜洛克猪血统成分的提高,杜杜枫姜猪的主要产肉性能指标向父本杜洛克猪偏倚,和杜枫姜猪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瘦肉率增加9.36%、后腿比例增加13.56%、眼肌面积增加了14.88%,平均膘厚下降了12.64%。 2) 三组猪肌肉食用品质中,除半腱肌失水率外,其余指标都是杜杜枫姜猪差于杜枫姜猪,但经检验,除肉色外,大部分指标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另外,杜杜枫姜猪的腰大肌熟肉率、肉色、剪切力、失水率都好于杜洛克猪,其中肉色差异达极显著(P<0.01);大部分肉质性状与瘦肉率、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等产肉力性状呈极显著的不利相关(P<0.01);肉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背最长肌肉色与失水率可以较好的反映肉质性状。 3) 杜杜枫姜猪与杜枫姜猪相比,肌肉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除粗脂肪外,粗蛋白、水分、粗灰分、背最长肌Ca、P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只有P含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4) 杜洛克猪半腱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杜杜枫姜猪与杜枫姜猪(P<0.01),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杜洛克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杜枫姜猪(P<0.01),显著大于杜杜枫姜猪(P<0.05);肌纤维直径与肉质指标呈负相关,和主要产肉力性能指标呈正相关。 5) 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糖原颗粒含量为杜杜枫姜猪大于杜枫姜猪,而杜枫姜猪在肌原纤维间的脂肪滴分布上多于杜杜枫姜猪。肌原纤维直径、肌节长度、I带、A带长度在两组猪间无显著差异(P>0.05);部位间比较除杜杜枫姜猪背最长肌I带显著大于半腱肌外(P<0.05),其余部位间比较都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肌原纤维直径、肌节长度、I带、A带长度与肉质相关不显著(P>0.05)。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杜杜枫姜猪与杜枫姜猪背最长肌肌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这两者都极显著大 于杜洛克猪(P<0.01)。7)三组猪背最长肌所有的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 基酸的含量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 .05):杜杜枫姜猪在甘氨酸、组氨酸、精 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肤氨酸、酪氨酸、异亮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占氨基酸 总量比例上超过了杜枫姜猪和杜洛克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