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绩效工资的双重背景下,对于学校组织的核心人员教师而言,他们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他们的工作对象是身体和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他们正处于能力发展、辨别是非意识亟待提升、个性塑造的非常时期。因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胜任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动机。目前,许多教师缺乏工作动力,工作热情不高,原因是这些教师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未能采取有效的内在激励。如何有效利用适当的激励方式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这是目前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以初中数学教师为例,就泉州地区学校教师群体的效能感进行现状调查,在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评价泉州地区数学教师效能感的具体指标;运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并结合访谈资料,较为深入的分析泉州地区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总体特征、各变量特征(如:城乡之间、学校类型之间、年级、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务等)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教师学科知识与文化修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共事能力、学校的服务与管理、学生学习动机五个因素为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学校因素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外部影响因素;性别、教龄、年龄、职称、职务因素则是内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