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短短几十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也在飞速上涨。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使用互联网的国家。人们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因为网络的使用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紧密。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出现:网络色情、网络恶搞、恶意软件等不断侵袭人们的生活,虚假新闻、恶意炒作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一大重要人群,随时都面临以上的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影响。当面对网络世界的种种负面信息冲击时,大学生能否保持头脑冷静、辨别是非、从容应对,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的高低,而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讲是由我国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状况决定的,所以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情况,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以四川省成都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当前成都市部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数据,通过数据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及其教育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网络素养、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说明,为后续的相关分析或阐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成都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对成都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不足,同时深入分析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研究沿边城市发展问题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沿边城市属于特殊经济区域,由于它涉及领土主权和民族关系等敏感问题,学术界研究也不是很多。如果把沿边城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groupB ,CBV)与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cardiomyopathy ,DCM )发病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出版物可承载的内容进入了无限丰富的崭新时代,也给读者的阅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出版代表着一种方向,一种趋势,一种潮流。这是出版业的
程序法律关系是在“正当程序理论”的兴起与传播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宪法原则。程序法律关系在正当程序中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