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果皮色泽遗传特性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实色泽是苹果果实重要的外观质量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商品价值。果实的着色程度与果皮花青苷含量密切相关,同时花青苷也是果实重要的功能营养成分。研究苹果果皮色泽的遗传特性及调控机制,改善果实色泽和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是苹果育种及相关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粉红女士×富士”、“秦冠×富士”、“嘎拉×富士”等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材料,对苹果果皮色泽的遗传趋势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以杂交后代典型个体及不同色泽类型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以基于色差计的果实色泽参数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苹果果实色泽的量化评价方法。同时,以‘红星’、‘金冠’、‘秦冠’和‘澳洲青苹’等品种为材料,对与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的调控基因及结构基因进行了鉴定和表达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苹果果皮色泽的形成及其调控机理,为苹果色泽育种和改善果实色泽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粉红女士×富士”、“秦冠×富士”、“嘎拉×富士”3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为试材,对其果实表色和底色的色泽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对“粉红女士×富士”杂交后代部分植株的果皮色素含量做了测定。结果发现,果实的表色遗传与底色遗传相互独立,果皮红色对非红色为显性。表色遗传并不遵循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的分离特点,也不遵循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分离特点;表色分离在3个杂交组合中差别较大,同一组合在不同的成熟期,红色与非红色植株的分离比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越晚,红色株系出现的比率越高,这些结果表明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果实表色的表现。果实底色的表现型同样也呈现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特点。F1代植株的底色类型和程度,主要受亲本底色类型影响,同时受成熟期影响也较大,同一组合内成熟期越晚的后代,其绿色型底色出现的频率越高。此外,果皮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说明果实底色类型(黄色或绿色)可能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从对杂种后代的分析看,果皮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频率分布均接近正态分布,表现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特点。(2)选取杂交后代典型个体及不同色泽类型代表性品种,利用色差计法对不同色泽类型果实的色泽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做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表色评分与果实表面a*值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b*和ho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果实底色评分与果实表面L*和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色泽参数L*、a*、b*、ho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发现,果面L*值、b*值、ho等主要决定了果实表色评分,而a*值、b*值、L*值、ho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果实底色评分的构成。依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选用L*值和ho值两个指标作为定义果实色泽最基础的参数,同时将a*值、b*值也作为辅助的参考指标,定义了各色泽描述符所对应的L*、ho、a*、b*值范围,最终提出了利用色差计对苹果果实着色面积、底色、表色进行评判的基本方法。(3)对‘红星’、‘金冠’、‘秦冠’、‘澳洲青苹’4个品种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色泽参数、花青苷含量和其它通过苯丙烷代谢途径合成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色泽参数L*、a*、b*值的变化与果实颜色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果面L*值总是伴随着果实红色加深呈下降趋势,而a*值则呈上升趋势。果皮花青苷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合成高峰期——幼果期和成熟期,不同品种果皮花青苷的主要成分均是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但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果皮花青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幼果期‘秦冠’和‘金冠’果皮中花青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红星’和‘澳洲青苹’,而果实成熟期花青苷的合成仅发生在红色品种‘秦冠’和‘红星’中。果皮中二氢查尔酮、黄酮醇和黄烷醇的含量在幼果中最高,与花青苷一样,在盛花期后20 d或30 d达到峰值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膨大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果皮中黄酮醇的含量有所上升,但果皮原花青素的含量仅在红色品种果皮中有明显的上调。(4)利用已经发表的与果实花青苷合成相关的MYB和bHLH基因,以及苹果和梨的UFGT基因,在苹果基因组中鉴定出了2个MYB1基因,2个bHLH3基因,3个bHLH33基因和4个UFGT基因,对它们在不同色泽类型苹果品种果实花青苷合成的两个高峰期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bHLH3-2、MdbHLH33-2、MdbHLH33-3、MdUFGT1和MdUFGT3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果皮花青苷积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MdbHLH3-1和MdbHLH33-1的转录水平不论是在幼果期还是成熟期的果实着色过程中与果皮花青苷积累始终呈正相关。但是,MYB1和UFGT家族的表达模式在不同品种间和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有所差别。MdMYB1a和MdUFGT2的表达水平在深红色果皮的幼果中要高于着色浅的幼果,而MdMYB1b和MdUFGT4在红色品种成熟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花青苷合成正相关。虽然MdMYB1a、MdMYB1b、MdbHLH3-1、MdbHLH33-1、MdUFGT2和MdUFGT4都参与了苹果果皮的花青苷合成,但是它们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5)对‘红星’、‘金冠’、‘秦冠’、‘澳洲青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测定了果实解袋后的着色过程中上述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套袋抑制了果实的花青苷合成,解袋后,果皮迅速开始花青苷的合成,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果实解袋后迅速上调,但不同品种间果皮花青苷含量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两个红色品种‘红星’和‘秦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最高,绿色品种‘澳洲青苹’果皮也积累了一定水平的花青苷,而黄色品种‘金冠’果皮中花青苷水平最低。MdMYB1a、MdMYB1b、MdbHLH3-1和MdbHLH33-1等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在4个品种解袋后的果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在‘红星’和‘澳洲青苹’果实中表达高峰出现得最早。MdUFGT2仅在‘金冠’、‘澳洲青苹’和‘秦冠’解袋果实中表达,而MdUFGT4的表达水平仅在红色品种果实解袋后有所上调。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患儿,女,12 d,因“皮肤黄染9 d,加重4 d”入院。患儿系1胎双产之小双,36+5周孕,破宫产出生,羊水Ⅰ度,量约350 mL,无脐带绕颈,否认产伤、窒息史,否认生后抢救史,生后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结构形成和土壤理化形状改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土壤肥力重要的指标之一。为全面系统地了解乌兰察布市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本文分析研究了乌兰察布市10个旗(县、市)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采用不同地区对比法和平均值法,研究发现各旗(县、市)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四子王旗,含量为28.3 g/kg;最低的是察右后旗,含量为11.0 g/k
目的研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脱氮效果及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低碳氮比废水提供简洁经济脱氮途径.方法连续培养试验采用UASB装置,控制温度为30℃、HRT为48 h、pH为8.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自主性,既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又能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终生学习。这种方法对高职学生非常重要,值得高职老师重视。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英
<正>直肠性便秘是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常引发痔术后大出血、创口愈合迟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病因1.1术前肠道准备不彻底,大便没解清楚;1.2术后大便怕痛,思想紧张,
会议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2012年以来全省法院开展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专项审判活动的基本情况。四川省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金钟介绍,2012年至2014年,全省各级法院审理拐卖儿童
报纸
As、Cd、Cu、Pb等重金属是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电子垃圾)拆解过程释放的一类重要的有害化学物质.大米是电子垃圾拆解地居民主要的食物,大米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