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神信仰是佛教神灵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敦煌佛教文献来看,密教鬼神信仰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是民众信仰崇拜的重要对象。密教神灵体系大致分为佛部、菩萨部、金刚部、诸天部及鬼神部,密教鬼神主要包括在金刚部、诸天部及鬼神部。不过敦煌密教神灵信仰受到汉地祖先崇拜及大乘神灵信仰影响,诸天部和鬼神部合为龙天八部,又从诸天部、鬼神部中别出地府鬼神部类,从而形成了敦煌密教鬼神的三大部类.:金刚明王部、龙天八部、地府鬼神部。这些密教鬼神信仰主要以大乘显教经典中的《流通品》、《陀罗尼品》、《鬼神品》及密教经轨为经本依据。信众以经本、咒语、坛场、偈赞、称名、音乐、饮食等多种方式供养神灵,以期诸鬼神护佑,护国护身、消灾增福。金刚、明王源自佛教的护法密迹力士,到密教时期形成一大神灵部类。敦煌流行密迹金刚、火头金刚、青面金刚、马头明王、金刚童子、大轮金刚等金刚神信仰。这些金刚、明王是诸佛、菩萨、金刚的忿怒化身,承担降伏外道、驱邪灭鬼等职能。不过从敦煌密教仪轨及密教教义来看,它主要是大乘陀罗尼信仰发展的产物。敦煌保留的金刚启请文、鬼神大将启请文及真言启请文中神灵与咒语密切结合,以诵持咒语为中心,诸佛、菩萨根本咒可以化为忿怒金刚神。龙天八部为大乘佛教传统护法神,主体是诸天部,八部鬼众为其眷属。敦煌主要流行梵天、帝释、地神、毗沙门天、龙王等神灵信仰,这些神灵信仰主要以大乘经典为依据,以密教文献作为仪轨补充。诸天神灵主要是职能神,掌管日月星宿、雨水河流、吉凶祸福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官府、庶民凡举佛事,无不供养,其仪轨不限于密教。地府鬼神部是最具中国化的佛教鬼神部类,它以鬼类信仰为核心。一方面以救度饿鬼为中心,崇拜阎罗王、判官、善恶童子、地府狱卒等地府鬼神,通过抄写经文、诵持咒语、供养神灵、散水散食等方式,消除亡灵罪业,超度亡灵生天及往生净土。另一方面又以降伏恶鬼为重点,通过咒语、符印、称神名等仪轨驱逐恶鬼,消灾除难,在敦煌地区集中表现为驱逐疫鬼。就敦煌密教鬼神信仰的影响而言,其与汉地宗教信仰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道教神灵观念、神灵仪轨丰富了密教体系,规定和塑造了密教鬼神信仰的中国化方向。儒教神道设教思想沟通了密教鬼神信仰与社会上层的联系,找到了其与世俗政权的契合点。民间信仰的世俗化、功利化、非道德性与密教信仰存在天然的契合,从根本上决定了汉地民间密教的流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