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花生常年连作、秸秆还田以及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花生白绢病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我国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花生白绢病常用策略,但国内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登记药剂种类较少,且已登记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的杀菌剂均为单一靶标药剂,长期使用同一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必然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从而增大后期防治难度。因此,急需筛选新型高效、安全杀菌剂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DHI)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被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但二者防治花生白绢病的应用潜力尚未探究。本研究以从河南、山东、河北地区采集分离的花生白绢病菌为研究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等内容探究了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应用潜力,并进一步评估了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抗药性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46株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对花生白绢病菌有着较强的抑制活性,EC50值范围为0.01-0.57 mg/L,平均EC50为0.12±0.05 mg/L,不同地区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不存在差异性。随机选取了23株花生白绢病菌的菌核为实验材料,测定了苯并烯氟菌唑对菌核萌发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对菌核萌发也展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EC50为2.38±1.04 mg/L,且10 mg/L浓度的苯并烯氟菌唑可完全抑制菌核的萌发。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发现苯并烯氟菌唑的保护防效明显优于治疗防效,其在100 mg/L浓度下的保护防效(93.99%)是治疗防效(45.07%)的两倍以上。此外,苯并烯氟菌唑在50 mg/L浓度下的保护或治疗防效(89.87%,20.39%)与对照杀菌剂噻呋酰胺在100mg/L浓度下的保护或治疗防效(86.39%,16.21%)相当,这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在防治花生白绢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建议苯并烯氟菌唑在病害发生前或者初期使用。为了延缓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抗药性的发展,筛选了可与苯并烯氟菌唑交替使用的药剂,经过分析后发现苯并烯氟菌唑与吡唑萘菌胺、氯氟醚菌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啶酰菌胺、萎绣灵和噻呋酰胺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这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可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六种杀菌剂轮换使用,从而延缓白绢病菌抗药性的发展。2.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花生白绢病菌对吡唑萘菌胺的敏感性,其EC50值分布范围为0.03-6.56 mg/L,最高与最低值相差218倍。各地区的花生白绢病菌对吡唑萘菌敏感性不存在差异,但在田间发现多株对吡唑萘菌胺耐药的菌株。吡唑萘菌胺对花生白绢病菌菌核萌发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为3.89±1.64 mg/L(N=28)。盆栽试验表明,100、200和300 mg/L的吡唑萘菌胺对花生白绢病均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吡唑萘菌胺与戊唑醇和啶酰菌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氯氟醚菌唑、萎绣灵和噻呋酰胺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经不同浓度的吡唑萘菌胺处理后,敏感菌株菌丝相对导电率提高,且提高程度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与敏感菌株的相对导电率相比,吡唑萘菌胺耐药菌株的电导率变化程度较小,甚至低浓度吡唑萘菌胺处理与空白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经0.5 mg/L的吡唑萘菌胺处理后的敏感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耐药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空白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通过室内药剂驯化抗性菌株,评估了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抗药性风险。在含亚致死浓度的苯并烯氟菌唑培养基上连续多代驯化,最终获得了8株苯并烯氟菌唑的抗性菌株。将抗性菌株在无药PDA培养基中连续转接10代,测得抗性菌株第1代与第10代的敏感性无差异性,表明以上菌株抗药性能够稳定遗传。8株苯并烯氟菌唑抗性菌株的抗性因子(RF值)在21.58-35.08之间,其抗性程度为中等抗性。通过适合度试验发现抗性菌株菌丝生长速率降低,菌核数量和干重减少,但致病力增强。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白绢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抗药性处于低风险水平。不过除了啶氧菌酯,苯并烯氟菌唑抗性菌株均降低了对萎绣灵、噻呋酰胺、啶酰菌胺、吡唑萘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此外,抗性菌株与亲本菌株或与同一亲和群的菌株菌丝融合后,融合后菌株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均显著降低,表明田间苯并烯氟菌唑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菌丝融合后,将会加大花生白绢病的防治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