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双期矫治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评价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技术在Ⅲ类骨性错(?)早期矫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大连博士口腔门诊2008年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答女性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0岁9个月。临床检查上颌发育不足,下颌轻度发育过度,磨牙关系近中,侧貌凹面型。对该患进行双期矫治:Ⅰ期前方牵引矫形治疗;Ⅱ期直丝弓矫治。对治疗前、Ⅰ期结束、治疗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疗程23个月。Ⅰ期矫治后患者前牙反(?)解除,磨牙关系中性,上颌牙弓宽度扩大。侧貌凹面型改善。SNA增加4。,SNB增加2。,ANB增加2°,UL-EP增加0.7mm,LL-EP减小0.3mm。Ⅱ期矫治稳定和扩大了Ⅰ期矫治疗效,患者侧貌继续改善。与Ⅰ期矫治结果比较,ANB增加1°,UL-EP增加0.3mm。有关颌骨垂直向的分析:该患MP-SN减少2。,前后面高比增加0.2。但参照患者转诊前于正中(?)拍摄的头颅侧位片MP-SN26.5°,前后面高比68.5。患者Ⅰ期结束时MP-SN28.5°,前后面高比68.3,Ⅱ期结束时MP-SN30°,前后面高比65.1,均有不同程度向高角方向变化的趋势,提示下颌发生了顺时针变化。由于本病例属于均角范围偏低角病例,这种变化有利于Ⅲ类错(?)的矫治。结论:前方牵引在适当时机可有效促进上颌发育,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正中关系位头颅侧位片较正中答位头颅侧位片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上下颌骨前后向不调的程度,但对患者颌骨垂直向关系反映的真实性上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清热滋阴活血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并通过检测外周血中TNF-α与IL-1β的含量,初步探讨其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牙周炎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45只。模型组按60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溶液,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72
研究目的:探讨构建SD大鼠口腔白斑模型的新方法及检测树突状细胞在模型中的表达。研究方法: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构建口腔白斑SD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涂药组和饮药
目的:1、探讨术前B超测量原发性颊粘膜鳞癌浸润深度和肿块基底到皮肤距离的临床价值。2、探讨颊粘膜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0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
目的:研究比较一种新型弱光引导光照模式与传统光照法对瓷贴面光固化黏结树脂的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使用3M公司的瓷贴面光固化黏结剂作为实验材料,使用两种不同光照